齐黎表示同意,但是众人思路不畅,她便提出了一下新路,她说:“他们两个有不一样的地方!”
齐黎为了保命,斡旋在两人之间。
要说谁最了解皇帝和晋王,齐黎觉对是行家,众人竖起耳朵。
不过齐黎说出口的东西都不痛不痒,只是一些生活上面的细碎:“狗皇帝……”
如今齐黎已经从宫中逃出来了,对皇帝和晋王的怨气,全部在此刻发泄出来。
要是门外有人偷听,完全可以治齐黎一个大不敬罪。
用词直接又粗鄙。
众人听完,除了佩服齐黎的词汇量,没用得到有用的信息,一阵失望。
齐黎再三思考以后,又道:“他们最在意的东西不一样,狗皇帝只在乎他的皇位,而他的狗儿子还想着收复东璞国。”
桓言敬道:“这种事情早说!”
这是最重要的信息!
皇帝为了皇位,必定要稳住太子和晋王之间的平衡。
就比如这次,太子明明什么都没用做错,却被禁足。
皇帝、太子、晋王,三人对于东璞国的态度其实很明显了。
太子和丞相主和,因为和平对于两国是最好的选择。
打了一百多年,两国始终没用办法制服对面,一直在打仗,劳民伤财。
晋王和国师的态度也可以理解,收复故土,统一国家。
至于皇帝的做法,是桓言敬最看不上的,那边强大就不听那边的。
搅弄人心的权术家,但能力有限,不够聪明。因此,引来儿子相争的局面。
因此,国师才会让郑蒙在鬼市去杀太子。
皇帝不管鬼市的事情,他也管不了。
太子主和,杀了太子,有利于西陵国出兵打仗。
郑蒙是东璞国的将军,杀了敌国太子。
西陵国出兵为太子报仇,理所当然,师出有名,乃是正义之师。
不过姜熙柔横插一脚,把李持昭救了下来。
这是第二次,国师给丞相下毒。
可是这一次,国师的态度却变得暧昧。
他不是一开始就想致其于死地,而更想看姜熙柔的态度。
郑蒙去偷碗红果,肯定是国师指使的。他给郑蒙下的蛊,可能会在某个时间恢复清醒。
郑蒙趁着这个时间,拿着碗红果去到联络处。
因为姜熙柔和青林医仙的身份暧昧,国师便一定会去东璞国查。
因此,国师可能已经知道了桓言敬一行人的身份。
他借由联络处的手,把碗红果交到姜熙柔手上。
是想看姜熙柔的做法。
是为了两国和平,把碗红果给丞相用。
还是留给自己最亲最爱的师父。
给师父,丞相死,他以姜熙柔害死丞相的理由出兵,攻打东璞国。
师父死,丞相生,姜熙柔足以抱憾终身。
当然,还有第三条路,姜熙柔把她师父叫来西陵国。
这样最好。
但是国师对于师父的态度暧昧,姜熙柔实在不知道,师父来到西陵国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