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斜阳边徘鹤 > 第460章(第1页)

第460章(第1页)

营帐内,探子才报草原雪融,总帅就不顾微弱的反对声,一锤定音敲下反击方案。

才九死一生突破鞑子围剿捡回一命的顾情还想请他三思,就听那五旬将军不耐烦摆手。

「顾家小将,你虽骁勇,可毕竟经验不足。

鞑子们能与我军拉锯一冬,凭的无非是暴雪的掩护,他们惯会在雪中藏匿与追踪,若不是吃了这亏,咱们早就大干他们一场了!

这时节东风起丶冰雪消,鞑子们失了优势,正是反击的好机会。

要知道经冬鏖战,不止咱们弹尽粮绝丶兵士疲乏,鞑子亦然,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这番言论,得到营中大多将领的支持。

短短三日,三十万大军集结完毕。

阵前,总帅慷慨激昂,「众将士听令,今日决战,誓必雪耻。尔等只管奋勇拼杀,回来本帅自当论功行赏,狗鞑子,他娘的,咱一鼓作气,杀他个亡族灭种!」

哪知三日後,北境就传来噩耗。

原来鞑靼早有准备,一路诱敌深入,只等大军深入草原腹地,他们的轻骑兵却从两翼包抄,绕到了大军身後,几乎不费兵卒,一举就破了长城。

鞑靼骑兵一入关内,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半月功夫,就一路攻城略地,直插京师。

兵临城下,不外如是。

隔着一堵城墙,乌压压万馀蒙古铁骑,蹄铁上血迹还未乾透。

城内却只有两千护城防守,与皇帝手中的三千羽林。

调兵的号令急急从兵部发出,可北军擅自冒进又被截断消息,回防无门。

而中军最快也要七天才赶得及勤王。

一时间,内忧外患。

大宁建朝百馀年,还是第一次陷入如此危机。

京都百姓连夜收拾家当行李纷纷南下逃难。

如此形势下,抱病许久的神宗终於露面。

临朝第一件事,就是怒斥谢昭办事不利丶贻误战机,并责令他交出皇帝亲掌的神机丶火炮两营调兵权,由他亲自坐镇迎敌。

又借白币事发难,以「首辅之疏忽,当亲自补救」为由,遣谢昭南下福建彻查假。币一案。

谢昭神色坦然地领命,才摘下拇指田黄,就有近侍太监恭敬接过。

那太监是个新人,十分会做人。

这个时候,也不捧高踩低,反倒恭敬道了句,「谢大人,得罪了。」

朝臣们还在奇怪,神宗用了几十年的留仁大太监怎麽就换了人。

就听神宗不轻不重加了句,「朕冒天下之大不韪特封顾氏小子做监学,又立科学院遣新科进士供他调遣,便是希望他能网罗人才替朝廷分忧。眼下科学院开院两月余,可有实策呈上?」

朝臣们纷纷摇头,有几个落井下石的,还跳出来又告了几状。

从科学院成日里不务正业,告到科学院里的人种种错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