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残疾王爷冲喜 > 第65章(第1页)

第65章(第1页)

第30章

初夏的夕阳很美,说完宫宴的事,姚黄就推着惠王去逛园子了。

紫檀木打造的华贵轮椅颇为沉重,再加上一个八尺多高的王爷,姚黄推起来并没有她刻意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所以她尽量放慢脚步,继续瞎编着潘絮娘的故事化解沉默。

“潘絮娘在铁匠家过了一段时间的踏实日子,她长得好看,渐渐有人给她做起媒来。潘絮娘并不想改嫁,邻居调侃她是不是看上了义兄铁匠,这怎么可能呢,潘絮娘不想叫外人说闲话,只好答应那些媒人去相看。”

赵璲闭着眼睛听她胡诌,明明是铁匠喜欢潘絮娘醉酒后强行堵住了潘絮娘,潘絮娘半推半就,几次后被邻居听到动静,潘絮娘为了遮丑才应了媒人。

“没想到她第一个相看的竟然是县衙里的疤脸捕头,潘絮娘去探监时听她丈夫骂过这捕头,认定了他是坏人,把他一顿臭骂,捕头解释她也不听。后来铁匠卷进一桩官司里……捕头找到了证据证明铁匠是冤枉的,潘絮娘才相信他是个好人。”

赵璲在心里暗讽,这话本里就没几个好男人,全是贪图潘絮娘的美色,捕头帮铁匠平冤的条件就是让潘絮娘陪他。

“通过捕头这层关系,潘絮娘认识了新上任的知县,新知县年轻英俊且爱民如子,听潘絮娘哭诉冤情后,新知县重新调查了她丈夫的案子……最终还了潘絮娘夫妻公道。”

转了一圈竹林在望,姚黄也编完了这个故事。

赵璲想的是话本最后一段,说虽然潘絮娘嫁给了新知县夫妻俩情投意合,但她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伴随着轮椅碾压石板路的规律声响,姚黄将惠王爷推到了竹院外,青霭、飞泉都在这边候着。

青霭接过轮椅后,姚黄准备走了,今日才初二,不是王爷陪她的日子。

“我会去宫宴。”赵璲忽然道。

姚黄惊讶地看向他。

赵璲并没有在王妃的眸子里看到喜悦,有的只是意外。

是不希望他去吗?

就在赵璲后悔做了这个决定的时候,几步外的王妃笑了,圆润的黑眼睛充满期待地看着他:“好啊,正好我也挺想跟王爷一起过节的。”

赵璲垂下视线,站在后面的青霭、飞泉也不敢一直面对王妃的笑眼,太好看了,他们怕自己也忍不住笑,坏了规矩。

留下三个都回避她视线的主仆,姚黄独自离开了竹林,走在清幽的园中石板路上,姚黄眼中的笑意渐渐消失,换成了思量。

同样是死气沉沉,她刚嫁到王府那几日,白日王爷表现出来的死气像是才积攒了一年半载,而进了宫后的王爷,他脸上的死气则像积攒了十几年。

人在自己的地盘都会更自在,像惠王府,王爷坐在轮椅上可以畅通无阻,宫里呢,首先一条长长的宫道上就立了数道门槛,每遇到一个槛,青霭飞泉就得停下来用足力气将轮椅抬过去,这样的一幕又被附近的宫人们看在眼中。

无论宴席摆在哪座大殿还是御花园,肯定还有更多的门槛等着王爷,那时候围在王爷身边的人会变得更多,譬如永昌帝与皇后妃嫔,譬*如王爷的兄弟姐妹……

以前王爷都不去,今年却去了,除了照顾她的体面,姚黄想不到别的理由。

姚黄第一次替惠王感到不公,这么好的一个王爷,一个敢于放弃京城的荣华富贵去战场冒险的王爷,怎么就被困在了轮椅上?

回到明安堂,姚黄已经有了主意,王爷对她好,她也要对王爷好,她没本事治好王爷的腿,却可以帮他少承担一些被人“同情”的压力。

姚黄叫来了曹公公,屏退四个大丫鬟,姚黄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单独问道:“公公,我看过咱们府里各处用人的名册,木匠房那边有位邓师傅记的是按次领钱,别的木匠则按月领钱,这是怎么回事?”

曹公公面露怅然,解释道:“邓师傅是京城木工最好的民间师傅,王爷的轮椅就是请他打造的,轮椅结实不常更换,邓师傅也不想留在王府无所事事,所以约好王爷下次更换轮椅或是需要修缮的时候再请他过来,别的木匠便是府里养的了,负责护养整座王府的木具。”

姚黄:“我有个问题想请教邓师傅,现在能把他请来吗?”

曹公公:“王妃放心,老奴马上派人去请邓师傅。”

一来一去需要时间,姚黄先用了晚饭,等邓师傅到了,姚黄带着曹公公去见他。

邓师傅年近五旬,可能是常年跟木头打交道,腰背有些佝偻了。

见过礼后,姚黄歉然道:“这时候劳烦您过来,是因为我想赶制一样东西,初五就要用了,早点跟您当面商量,您也多晚时间琢磨这东西到底能不能做。”

邓师傅本来就不敢埋怨王府大傍晚的找他,见惠王妃比一些高门大户家的管事还平易近人,邓师傅的一颗心就暖呼呼的:“王妃客气了,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草民定当全力为您分忧。”

姚黄道谢,走到厅堂门口,指着那里并不存在的门槛道:“王爷的轮椅是您打造的,您也清楚那轮椅的份量,每当王爷出府遇到门槛,都得叫人抬起轮椅通行,费时费力。我就想,如果能在王爷的轮椅上放一块儿可折叠的木板,平时不占地方,遇到门槛了可以展开木板搭在门槛上给王爷当桥,这样会方便很多,您说是不是?”

邓师傅眼睛一亮:“王妃妙思啊,这东西平时大家难以想到,做起来并不难,草民这就回去开工,保证初五前送到王府,只是时间有限,精美恐难保证了,雕花涂漆都需要……”

姚黄笑着道:“临时搭路的板子而已,不用那么麻烦,木料结实就行。”

说完,她朝曹公公使个眼色。

曹公公立即塞了邓师傅一个钱袋子,再让候在外面的小厮送邓师傅出门。

没了外人,曹公公再看王妃的时候,两个眼眶都红了:“王妃这么惦记王爷,老奴便是现在去了也走得安心……”

想当初,四岁的二皇子要单独分院住,杜贵妃安排他与柳嬷嬷去打理二皇子的起居,要求他们盯紧了二皇子,一则监督二皇子不能偷懒贪玩,二则监督二皇子是否会对杜贵妃生出怨怪之心,免得养出一个白眼狼。

那时候的曹公公只是个领差事拿赏钱的年轻公公,自然不敢违背杜贵妃的要求,好在杜贵妃也没要他们陷害二皇子,盯紧二皇子的一言一行就能交差。

跟着,曹公公与柳嬷嬷亲眼看着二皇子一日日地长大,看着别的皇子在御花园里撒欢玩耍,二皇子却乖巧懂事地坐在书房读书练字。几岁大的孩子真能喜欢整日整日地闷在书房?无非是知道杜贵妃不是他的生母,不敢撒娇耍赖也无人可以撒娇耍赖罢了。

一个聪慧漂亮又懂事宽和从不让他们难做的小主子,一个生病了也要爬起来完成课业的孩子,一个在得到皇上偏爱仍会询问他们是否愿意随他出府的王爷,青霭飞泉愿意效忠他,曹公公与柳嬷嬷也愿意忠心耿耿地服侍他到老到死。

如今,王爷终于又迎来一个真正把他放在心上的人,一个可以比他们把王爷照顾得更好的王妃。

姚黄哭笑不得:“快过节了,您说这话做什么,快收收,我可担待不起。”

曹公公哽咽着抬起袖子擦泪。

姚黄交待道:“这事先别跟王爷说,等东西送来了,我再拿去给王爷瞧瞧。”

邓师傅在京城最有名的木器坊做事,离开王府后,他直接找到东家,索要几块儿已经刷好漆可以直接拿去做成品的紫檀木木板:“给惠王爷用的,这是定金。”

东家:“拿,随便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