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算是同意了吕蒙的计策。
———
晋泰始元年
司马炎不敢松懈分毫,决定将矛盾化为战争,大力操练水军,时刻备战东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五胡乱华,八王之乱。
这两个乱是时时刻刻在司马炎的脑上蹦哒,从天幕散出的信息来看,晋分西晋东晋。西晋恐怕还很短暂,这让司马炎如何敢安心享受生活。
如今天下百姓也是时刻盯着自己这个皇帝,根本不相信他,司马炎也不知道该如何治国,如何开创一个像唐朝般的盛世?
————
隋开皇九年
杨坚还是把杨勇打了一顿,独孤皇后在一旁也同意了。杨坚夫妻对于如何教育太子,如何使隋更长久感到很头痛。
杨勇欲哭无泪,该死的天幕,你下次一定要给孤好好说道说道,孤怎么败家了啊!!!
孤不信孤也和胡亥般,让大隋也二世而亡了。
唯一开心的可能只有杨广,哈哈哈,天幕下次一定要好好细说我大哥如何败家的。
最近得去母后面去多尽孝心。
————
唐贞观元年
李世民在思考大唐如何避免有李隆基这种前明后暗的君主。
天幕结束后,就让李靖做好对突厥的战争。还积极收集日本的资料,为日后做准备。
李世民多次和房玄龄、杜如晦二人谈及如何建立盛世。创建盛世,当然是需要更多的人才。
李世民想到了魏征,虽以前是自己大哥的人,但自己派他去河北安抚李建成、李元吉的旧部,这些事情做的都很好。随即李世民就将魏征擢升为尚书左丞。
现在的贞观元年还只是开始,李世民有自信自己会建立一个比天幕上所说的更好的国家。
————
唐开元二十三年
李隆基面对的问题和司马炎面对的问题时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李隆基也有安史之乱时刻悬挂在李隆基的头上,让其不得不时刻勤勉。不同的是在于李隆基已开创了开元盛世,在百姓心中还是多有威望,愿意相信此时的大唐天子李隆基。
张九龄上书李隆基,如今天幕一开,更应广选天下大才,以此适应蒸蒸日上的大唐。
李隆基同意了。
经过天幕曝光安史之乱,李隆基是越来越信任张九龄。
李林甫本就是靠着迎合李隆基的心才走到这一步,和张九龄相比,能力还是差了。眼下李隆基都克制自己不去享乐,李林甫自然而然的失势了。
————
宋乾德五年
赵匡胤积极备战,目前还剩下北汉、吴越、南唐等地了。
赵德昭比赵光美还小四岁,赵匡胤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为了避免生五代十国旧事,决定开始好好培养自己的三弟赵光义。
大宋的隐患还有契丹、未建国的党项。不管怎样,赵匡胤决心一定要为后代尽可能的扫清障碍。
至于重文轻武?
赵匡胤:先把五代的风气扭转过来,后面的交给子孙。他们应该有办法吧?
————
宋熙宁二年
苏轼对于天幕讲的美食很感兴趣,全身心投入研究美食大业中。
美食中,勿扰。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