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汉时月是什么意思 > 第354章 漠北之战(第1页)

第354章 漠北之战(第1页)

此时,誓要与匈奴决一死战的天子正独自站在舆图前细看着漠北的地形,修长的手指从马邑移向匈奴的龙城,再到河套平原、高阙口等地。

正当他看的入神之急,守在门口的黄门垂头进来拱手禀告:“陛下,郎中令求见。”

“李广?他怎么又来了?”蹙起眉尖的天子不耐烦的挥着宽大的袖口说完后,转身扫了眼舆图上的上谷、上郡、陇西等地,叹了口气示意黄门:“念他曾在七个边郡之地做过太守,就让他进来吧。”

“诺。”得到了口令的黄门连忙离去,恭敬的请候在外面的李广进来。

自从朝廷准备对匈奴再次作战,他曾多次请求天子让自己披甲上阵,但一直没有得到应允。

不想放弃的李广知道这是自己最后一次能够封侯的机会,便在听闻平阳侯曹襄也想跟着大军出征后,再次来到甘泉宫向天子陈情。

跟在天子身旁多年的黄门在传了口令后,微弓着腰向眉开眼笑的李广拱手说:“郎中令,莫要让陛下久等,快进去吧。”

身着鱼鳞甲的李广听后忙朝黄门拱手回礼,随后整了整挂在腰间的玉具剑,快步走进高大的宫殿趋拜在天子身旁。

目光幽邃的天子摆着手打量了一眼李广,看了下眼前这个老将军花白的胡须笑着问:“郎中令,朕记得你是在孝文皇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军抵抗匈奴,因功拔为郎官,为骑常侍。”

“陛下,确实如此,臣当时与丞相一同从军,如今他已被封为乐安侯,而臣还只是个郎中令。臣是武将,想再次为大汉建功立业。”弯眸眼眸中流露出不甘的李广朗声回答完,直接跪在了天子的面前。

心中一凛的天子眯起眼睛笑了一声讲:“郎中令何必如此,朕自知你威勇,在军中亦有盛名。但你毕竟年岁已高,况且此战要深入幕北,朕是担忧你的身体才没有应允。”

“陛下,臣虽已六十有五,但仍能披甲上马、挽弓射箭。陛下若不信,可现在让臣去宫中校场演示。”略宽了心的李广再向天子恳求。

天子听后扶起了李广,随后坐到舆图前的案边大笑着讲:“朕自然相信你的马上功夫,这样吧,你去找大将军,给他说,是朕要你做个前将军。朕不是赵悼襄王,你也不是廉颇。既然郎中令是可用之才,朕自会让你上阵杀敌。”

“多谢陛下。”神情激动的李广犹如一个吃到了饴糖的孩子般高兴,在拱手谢了天子后,摸着玉具剑大笑着离开了此处。

看着李广的背影,皱起眉心的天子想起了李广在七国之乱时私接了故梁王刘武的将军印及有“不败将军”之称的程不识对他的评价: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而其士亦佚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虏亦不得犯我。

于是,随手从案上拿起一条帛急书:郎中令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注:数奇ji,即运气不好、命不好的意思。)

随后把字迹已经变干的帛条装进锦袋内,向一直待立在舆图旁的黄门招手吩咐:“你去把它交给大将军,告诉大将军不可使他人知。”

“诺。”显得低眉顺眼的黄门连忙应下,随后伸出双手恭敬的接过锦袋匆匆离去。

这个眼角处长了一颗黑痣的黄门还未走几步,见对面走来一个意气风、头戴素冠、身着淡蓝色曲裾、外罩素纱襌衣、腰间配有一对鱼形玉组的少年郎,忙恭敬的立在一旁等他过去。

容貌俊朗的少年随即停下步子,笑着问:“陛下在吗?”

“回禀平阳侯,陛下在。”垂着头的黄门连忙回答,待听到平阳侯远去的脚步声,才抬起头望了望被风吹的“哗哗”作响的桐枝,笑着朝不远处的两个骑郎走去。

还未等黄门进去通报,早已注意到了动静的天子卷起竹简笑着调侃:“是襄儿吧,今天吹的什么风,把我们的大忙人平阳侯吹进了宫里。”

闻言咧开嘴角笑着趋步上前的平阳侯忙解释:“陛下,臣也想经常进宫,但臣要在家里照顾宗儿,又加上骠骑将军也把嬗儿托付给了公主代为照顾,所以臣…”

“哦,我们的平阳侯既然忙着照顾孩子,怎么舍得到朕这里来?难道是想要朕替你向骠骑将军讨要照顾嬗儿的费用。去病也是,冠军候算起来也是个万户侯,如今还要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女弟来养,看来是朕对他的封赏还不够多。”天子继续调侃道,然后示意另外一个黄门给平阳侯赐座。

笑着谢了恩的平阳侯跽坐在了包着土黄色锦缎的席上,从小在天子身旁长大的他知道这是玩笑话,便轻声附和:“陛下,这话可不能让骠骑将军知道,不然他可要把嬗儿抱回大将军府或者陈府了,宗儿也就少了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是该让去病成亲了,如今他的长子已经出生,却还没有侯夫人。等打完仗,朕就让皇后替他相看各家淑女。”也听闻了平阳侯想要从军消息的天子说完,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坐在不远处的少年郎。

见天子主动提到了对匈奴作战之事,面色一喜的平阳侯连忙请求:“陛下、外舅、舅父,臣、女婿、襄儿也想跟着将军们去打匈奴。”

听着先君臣、后翁婿、再舅甥的称呼,长叹了一口气的天子盯着面前这个平阳长公主的儿子、卫长公主的夫婿、相国曹参的玄孙点了下头讲:“既然你想去,就去大将军的帐中吧,他比骠骑将军稳重,你跟着他,我也放心,你阿母和你夫人也安心。既然要去,就在大军开拔之前,去跟皇后还有太子告个别,也免得她们跟着担心。我们襄儿啊,果真和那些只知玩乐、惹是生非的诸侯子弟不一样,是大汉的好儿郎。”

“诺。”平阳侯开心的应下,随后跟天子闲聊起了生在曹宗、霍嬗身上的趣事,直到夕阳斜照进立在窗边的紫檀架上才离开。

喜欢汉时月请大家收藏:dududu汉时月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