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明看来,所谓的宗族也就那么一回事,但在蒙恬这般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宗族确实最为重要的存在,眼下,他自然希望杨明能够回归杨氏一族的。
“是值得恭喜才是。”杨明看着蒙恬,知晓了他的心思,心中虽然并无多大兴趣,但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宗族观念极重,自己也没有必要当那个异类。
只是这杨氏一族倒是让杨明发现了几个很有趣的名字。
杨端和暂且不说,如今已经是河内郡郡尉的他,在秦王政亲政之后,也是秦军中至少可排进前十的大将,而杨熊在史书中也有自己的足迹,只不过是被刘邦等一批沛县的草莽英雄们吊打的名声。
倒是那个四叔杨硕和他的儿子杨喜,反而更有名气。
杨喜,在另外一个时空中,他可是大名鼎鼎的霸王分尸人,封侯赤泉侯,更是开创出延续千年的顶级士族弘农杨氏,一时间,杨明倒是真的有一种融入历史的感觉。
在一番兄友弟恭之后,杨明多出了一个族人以及其身后一个庞大的宗族。
李信看着面前的一幕,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对于杨明他是不太服气的,在甘泉宫之时,他败的太快太惨,虽然他一直告诉自己,个人的武功在军阵搏杀之间未必就是最重要的,但败了就是败了,该不爽还是不爽的。
好在,虽然他与甘泉宫校尉的职位失之交臂,但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虽然未能进入甘泉宫,但却进了咸阳宫,成为秦王政身边的近卫郎官,一旦秦王政加冠亲政,他这样的履历就可以成为最珍贵的东西,毕竟,他是属于大王的人。
不过,现在李信倒是觉得自己应该正视杨明才是。
我将他当成只会武功高强的莽夫,看来只是我一厢情愿而已。李信沉吟着,心中最后的一丝芥蒂慢慢消失了。
如果别人只是比自己强一点点,他可能会不服气,但若是两者的差距太多,那这种不服气就会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了。
“兄长今天找回宗族,我们应该好好庆祝一番才是,怎能只待在这里吹夜间的凉风。”年龄虽小,但心眼颇多的蒙毅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在一旁大声说道。
“确实如此,我这就让仆人准备……”蒙恬恍然道。
“大哥,这个时节,这个时间,家中可没有备多少东西,酒宴是办不起来的。”蒙毅在一旁幽幽地说道。
“这?那我们还是出去吧。”蒙恬道。
“去镜花苑?”蒙毅在一旁提醒道。
“镜花苑不错,不错,我最近也是好久没去了。”李信在一旁附和道。
“你?”蒙恬愕然地看向自己这个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又被这小子给饶进去了。
“镜花苑吗?我倒是也想见识见识,在河内军中时,曾听一位从咸阳去的同僚说起过镜花苑,说镜花苑有一个名为离舞的花魁,歌舞双绝,当时就给我说的恨不能一见,这次倒是能够满足一下这个小小的愿望了。”杨熊意动道。
“杨熊你的这个愿望可能要变成遗憾了。”李信在一旁道。
“这是为何?”杨熊诧异道。
“离舞姑娘已经离开镜花苑了,具体的下落无人得知,不知道的被收进了哪座高门之中。”李信遗憾地说道。
“不过,杨校尉伱或许会知道吧?”李信看向杨明道:“那段时间,杨校尉可是离舞姑娘的常客,当时可真是羡煞旁人啊。”
“我也不知道。”杨明摇头道。
此时离舞还在魏国,怎么可能会出现在镜花苑,相对于那个镜花苑的花魁,现在的离舞才是杨明所需要的。
“那可真是可惜了。”杨熊遗憾道。
一行人说话间直奔镜花苑而去,只有可怜的蒙毅被自己的大哥蒙恬给严令留下了,在满腔的幽怨之中,看着杨明蒙恬一行人纵马而去,不由哀叹时间为什么过的如此缓慢,却让自己过早的接触到了成年人的世界。
次日,甘泉宫,赵姬两眼通红的翻阅着手中的竹简,根本不在意自己早已散掉的长发。
“原来是这样啊。”赵姬合上最后一卷竹简,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在她的脚下,是堆积了一地的竹简。
第156章奋斗进行时
甘泉宫西侧的校场上,一百名本应该休沐的禁卫被杨明这个当校尉的尽数留在了此地,进行严格的操练。
对此,最初甘泉宫的这六百名禁卫自然是怨气极大,但当其中的数个极有背景的人直接被踢除了禁卫的编制,当杨明亲自下场,一战杀穿二百名禁卫之后,所有的怨气自然也就消失了。
在军中,本来就是实力为尊,当杨明展现出自己可敌千军的实力之后,就是有怨气的人也会自动消除自己的怨气。
更何况,杨明对禁卫的操练,是真的为提高禁卫们的个人战力,其中除了少部分缺心眼的人不知好歹之外,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要承杨明的人情的,毕竟,武艺这样的东西,除了师徒父子之外,又有几人会将武艺传授给别人。
因为在六百余名禁卫中,杨明以职位、实力奠定了自己绝对的权威。
“你老这都一大把的年龄来,这大热的天气,还是歇着吧。”校场之上的杨明看着顶盔贯甲而来的魏踔,不乏善意地调侃道。
能够成为甘泉宫禁卫的人本就是军中真正的精锐,而杨明又如此大费周章的对其进行操练,自然是为了秦王政六年的那场大战,毕竟,以杨明现在的身份,想要一战奠定自己的秦国的地位,唯有立下奇功。
至于赵姬,诚然,从一开始杨明就想着借助赵姬的权势,但赵姬的权势只能是锦上添花,若是将赵姬的权势当作是自己立身的根本,那杨明与嫪毐又有什么区别。
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嫪毐固然利用赵姬的权势在秦国煊赫一时,以太原郡一郡之地为封地,封长信侯,门下门客数以千人,一时间竟能够与身为相国的吕不韦相抗衡,但幸进之臣又岂能长久。
所以,秦王政六年的战争就是杨明必须抓住的机会,而在那场大战中,个人的武力虽然极为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军队,军队间的搏杀,军卒的战力不可或缺,杨明若想立下奇功,麾下的这六百名禁卫就是他最大的本钱。
因此,杨明怎么可能不用心对其进行操练,尽可能的提升战力,奇功虽然诱人,在正因为其收益巨大,其中的风险也是远超想象,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使是计划摆在面前,也难以抓住。
秦王政六年的战争,对于杨明来说必然是一场恶战,魏踔这样的老人家,杨明自然就没有带上的打算,因此,对于魏踔出现在校场之上,杨明有着的只有调侃。
“难道我就不是甘泉宫禁卫的一员?”魏踔吹胡子瞪眼道,虽然在过去的十年中,魏踔最大的愿望就是正式卸甲归田,但在被杨明重新拉回甘泉宫禁卫的编制之后,尤其是在一个个斗志昂扬、生龙活虎的禁卫中,他还是受到了影响,重新焕发了不少活力。
而且,杨明对禁卫们的操练也多少让魏踔这样一个历经沉浮的老将看出了一些端倪,毕竟,杨明对禁卫的操练之法,可不是对禁卫这样负责保卫的军伍的操练之法,而是完全照着野战精锐的操练路数操练的。
曾经的魏踔是看不到希望才想着能够尽快的卸甲归田,但现在,在杨明的身上,他却再次看到了希望。
魏踔能够肯定,杨明在未来必然会在秦国、会在天下间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在未来,杨明必然会名扬天下,成为天下有数的名将,既然他得到了这个可以站在杨明身边的机会,又岂会因为年龄而放过这个寻常人一生都未必能够遇到的机会。
况且,魏踔哪怕是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后人考虑,眼下的机会,他若是不能抓住,那魏家再想要遇到相似的机会,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谁能不认你?只不过,您老不比这些年轻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啊。”杨明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