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十万八千梦 什么意思 > 第33章 月明则星疏若君王贤明则世如我者寡之又寡(第2页)

第33章 月明则星疏若君王贤明则世如我者寡之又寡(第2页)

他的思绪像是被一阵无形的风卷走了,不知飞到了何处去,整个人像是陷入了一场遥远的梦境一般,喃喃了一句:“我这样的人,最不该牵扯的就是她。”

李熠乃是皇七子,圣上亲封的凛王,可他身上却没有那种盛气凌人的高贵之气,相反,整个人温润得如同一块暖玉。

只是他在衆人面前,总是以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示人,久而久之,好像行为方面看着倒也像个真纨绔了。

她偏过头看着李熠:“嗯?”

李熠听到了轻声柳折枝的疑问,笑着问道:“如何?好奇?”

柳折枝却是耸了耸肩膀,像是打趣一般揶揄:“折枝不感兴趣。”

李熠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中带着一丝悠远,缓缓说道:“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不说也罢。”

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

好端端的天忽然变起了脸,原本晴空万里的,不知怎的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砸落下来。

百里昀见状,急匆匆扛着镰刀朝着不远处的草棚奔去,跑得足够迅速,这才免得变成了落汤鸡,只是还有些许雨水顺着他的发梢往下滴。

草棚里有其他农民刚刚跑进来,正胡乱拿着汗巾擦着身上的雨水,此刻还不忘给百里昀递了一条:“大人,擦擦雨水吧。”

百里昀应声接下,却见草棚之下,还有一名裤腿袖管高卷,身上挂满泥点子的绀青色男子却乐呵呵地,不慌不忙地泡好了一盏热茶。

噼里啪啦的雨声里茶香四溢悠悠转转,让这雨幕中的麦田之景倒是别有韵味。

百里昀脚下带着两脚泥水,一路“吧嗒吧嗒”地走到桌边。

他也顾不上许多,伸手就抓起陶碗,仰头猛灌了一口:“萧兄泡茶的手艺倒是不错,看在这茶清香的份上,也就不赖你幸运,能赶在雨落前先回来泡了壶茶。”

雨落之前,萧本有些口渴,便放下了镰刀到草棚下拿起茶水准备解渴,不料竟是没了茶水,这才跑了户人家,要到了新茶,正泡着呢,雨落下了。

“也不能说是我手艺好。”萧本稳稳地端着自己的陶碗,喝了一大口,心满意足地说道,“探州芽茶虽在探州平常,可到了京都,却实实在在是皇室才能喝上的了。”

“芽茶……”百里昀随手用汗巾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叉着腰呢喃,“今年天气也着实奇怪,往年此时小麦早该收完了,今年却是拖到了现在。”

萧本又大灌了一口茶,这才施施然地说道:“往年啊知州都不与我们一道帮百姓收割,倒是百里大人,非缠着我带你来,我还真挺好奇的,你上哪儿知道我每年都来乡野帮百姓割麦的?”

“要想人莫知,除非莫留痕。”百里昀眉目微挑,笑着摇了摇头,“永晏九年秋,麦熟于野,农者皆出,刈麦于田。朝起之时,东方未白,荷镰负篓,疾行阡陌。及于麦田,但见麦浪翻金,麦饱粒盈……”

百里昀念的,正是萧本前年所写的文章《永晏九年刈麦于野》。

“诶诶诶!”萧本不好意思地伸出手摆了摆,制止他继续说下去,“我文章作的不好,当年科举名次也不高,不过是偶然有感而发,记录一下罢了。”

“科举,选能读书之贤才也,然为官,非独需能读书,会读书之人,乃求可实心为百姓任事者,能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萧兄,在这一点上,胜状元丶榜眼多矣。”百里昀轻轻放下手中的陶碗,目光中望向在一旁说笑的农人,农人们望见他看过去的视线,都乐呵呵地朝他们笑。

“知州大人。”一个还不足百里昀膝盖高的小娃娃跑了过来,奶声奶气地询问,“您方才是在背萧大人的《永晏九年刈麦于野》吗?”

百里昀蹲下身子,看着小娃娃稚嫩的面庞,说:“是呀。”

“我也会背!”小娃娃自豪地挺起了胸膛。

萧本也蹲了下来,摸了摸小娃娃的头:“当真?”

他自是不信的,一来小娃娃估摸着这时候字还没认全,二来他文风文笔着实一般,倒真没可能被百姓口口相传。

“永晏九年秋,麦熟于野,农者皆出,刈麦于田。

朝起之时,东方未白,荷镰负篓,疾行阡陌。及于麦田,但见麦浪翻金,麦饱粒盈,衆人散于陇亩,俯身劳作。镰起麦倒,声动四野。壮者奋力刈之,速如疾风,老者虽力有不逮,然其志弥坚。

日悬于空,汗流浃背,浃于衣而湿于土。然皆不敢稍歇,盖麦熟之期短,若逢风雨,则麦损于地,一年之劳将付之东流。

妇孺亦至,携壶浆箪食,以饷劳者。饮浆食馍于陇间,片刻即复劳作……”

有贫者,田少而赋重,家无馀粮。见遗麦于地,乃拾之入篓,虽有惭色,然生计所迫,不得已为之。

其状之惨,吾无不恻然。

吾观刈麦之景,感民生之艰。

李长吉有言: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农者终年劳瘁,食不得饱,衣不得暖,而赋税相逼,苦不堪言。

吾辈生于斯世,享安然之乐,未亲农事之苦,念此,心有愧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