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办公室门口,孟西施作为家属,不便再继续围观。
她和钟海燕默契停在了门槛外,一个像送考家长,一个像送考班主任,有种把小测验当成高考的阵仗。
林春花朝着她眨眨眼。
孟西施点点头,笑了笑。
办公室的门合上之前,许书记从里面探出个脑袋,道了声歉:“海燕,西施,今天就不陪你们逛了,学校老师不够用,我得负责监考~”
两人表示理解。
考试开始,孟西施便跟着钟海燕离开了校园,在附近的街道转了转,准备掐好时间再回来,免得打扰其他学生。
积累了两年,她总算有点小积蓄,能够在商店短暂地奢侈一把。
临近十月,大灵山已然入秋。
孟西施今日却总有一种被“考试”传染的紧张综合征,走到一家水果店,就注意到店主正在擦拭冰柜。
她赶紧拉着钟海燕去瞧:“上回来都还没见到,怎麽突然就有冰柜了?”
那是一台二手程度很明显的老冰柜,淡蓝色的表皮掉漆很厉害,露出外层的银光,最上面则是搭了一条白色的长毛巾,遮住顶盖。
毫无疑问,就凭冰柜的稀缺程度,注定了会在高岭镇掀起一阵风暴。
人总归是爱凑热闹的。
县城里大多都是拿工资的工人和派遣员,他们此时都在岗位上辛勤劳动,或许还没发现水果店门口的惊喜。
运气碰巧,就这麽让孟西施她这个刚从山里下来的老饕给撞上了。
店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身材微胖,看着干活就有劲。
她擦着冰柜,动作很仔细,压根不在意这是一款城里商店淘汰的旧货,当个宝贝一般里里外外擦得发亮。
店主听见孟西施的话,笑着答:“孩子他爹昨天才从城里搬回来的货,你不知道现在二手的都贵死了,这钱花的心疼得很。可算了一下,总在水桶里面卖,化得快,亏得也多。”
孟西施凑过去看。
职业病上身,她想要瞧瞧这个年代的冰柜都在卖些什麽冰品点心。
店主见她好奇,趁机会掀开毛巾,拿出里面的两款冰品张罗:“再不吃冰棍可就得等明年了,绿豆和赤豆的都有,来两根不?”
“多少钱?”,孟西施很心动。
“不贵!五分钱一根,刚从市里的冰厂进的货,你再来晚点,下午可能就抢光了。”
孟西施想回头问问钟海燕的意思,店主却误以为她是还在犹豫。
“哎呀,你别怕嘛!秋天吃个冰棍也没啥,再说这玩意冬天进货少,你到时候过年想吃都没得吃。”
孟西施被店主说得流口水,她都多少年没吃过雪糕了,冰棍虽然少点奶香味,但清爽的赤豆绿豆也是毫无平替,实在是让人心动不已。
“来一根不?”,她表面在询问,实际上已经把一毛钱硬币塞给了店主,“你吃什麽口味?”
钟海燕很犹豫。
她以前在市里吃过冰棍,但那都是年轻身体好的时候,现在她人到中年,担心胃部撑不住,最终还是摇头。
“算了,我怕胃疼。”
孟西施也不多劝。
付完钱,拎着一根赤豆冰棍,和钟海燕一起并肩往商店街走。
或许是高考恢复的消息给城镇打了一针强心剂,前段时间下山时还觉得萧条的街道,如今又热闹了起来。
孟西施一边啃一边想。
她准备等会林春花考完,甭管结果如何,都请小姑娘尝尝味道。
要是程隼在,他肯定不爱吃这种甜食,说不定还要唠叨她两句少吃伤胃。
冰棍味道说实话很一般。
白糖用量下手很重,不过好在冰冰凉的刺激感,微微平衡了味道。
没过五分钟,孟西施手里的冰棍就见了底,她扔完垃圾回来,刚好听见一家书店门口有人在卖高考教材。
钟海燕动作比她还快。
她平时看着稳重,此时也顾不上主任的派头,小跑着就往店里钻。
孟西施则是围在门口看最热销的那本《数理化丛书》教材,她虽然不会解题,但陪着学了一段时间也能看懂教材的名堂。
她当即决定,拿下!
今日的顾客似乎都是为了这一册而来,孟西施在人群里挤破头,才终于摸到了一本。
她答应了要给苏跃安他们知青宿舍搞一本,自然得说到做到。
抢到书,孟西施就瞧见钟海燕在一处角落鬼鬼祟祟喊她:“快,来看看这个!春花应该有用。”
她走过去看,是一本语录集。
钟海燕认真道:“春花作文不是弱项科目吗?她应该之前没看过这种思想类的书,可以搭着数理化一起学学,换换脑子嘛,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