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感谢堂兄的帮助,但这并不妨碍他背叛堂兄。
毕竟,他的人品确实很有问题,忘恩负义这种事,有第一次肯定就能有第二次……
其实。
背叛堂兄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不看好堂兄效命的太子。
尽管太子表现得很好,无论怎麽看都是个心怀天下丶礼贤下士的好主子。
但敏锐的直觉告诉他,太子和他是一种人,都不是什麽好东西,跟着对方干绝对没好结局。
还有就是,太子给的利益不足。
他是个利益至上的人,要是太子给的好处足够多,他也不是不能冒险狼狈为奸。
反正他是个坏东西嘛,底线是可以改的。
可惜对方太小气了,想要马儿吃草,又不给马儿喂饱,他没有堂兄那种几句称兄道弟情谊就被忽悠瘸的高尚品德。
他是个俗人,只想要实实在在的金银珠宝和高官厚禄。
所以。
他投效了二皇子,因为二皇子愿意娶他弟弟做侧妃,未来更有盼头!
可惜他千算万算,没算到他堂兄竟然是个异世之魂,脑中有着无数後世的先进理念和点子。
他再聪明,也比不过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堂兄。
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没风光几年,就因二皇子阵营夺嫡失败,被新帝清算抄家流放,父母和弟弟全都死在苦寒之地,三房再没能崛起……
直到数年後。
他那个给楚国卖命多年,做了无数利国利民好事的堂兄,被皇室榨乾价值,忌惮放弃,含冤入狱,下令诛九族。
还在谢家九族内的三房被牵连,他才在狱中再次见到堂兄……
对这个结果,谢文彦其实并不意外。
他在苦寒之地的那些年,可没有颓废,一直关注着京城的消息,就指望着找机会东山再起,往上爬的雄心壮志依旧不死。
所以,当得知堂兄为了百姓利益,帮助皇室变法对付世家贵族的时候,他就知道谢家的未来可能不会好。
要知道纵观史书,主张变法的人,有几个得善终?
结果不出所料。
堂兄被狡兔死走狗烹了,谢家落得九族尽灭的下场,还被那些愚民谩骂。
实在可笑得很。
让谢文彦说,他这个堂兄就是胆子太小,太重情重义了。
若是他有堂兄脑中的那些厉害知识,才不管太子是不是心怀天下的君子,他肯定把现在的皇室掀了,自己做皇帝。
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他谢文彦绝不屈居人下!
所以……
当谢家九族被抓,在狱中与多年不见的堂兄再会时。
一把年纪的他还是不服输,继续搞事情。
他很积极的痛心疾首表示自己当年错了,他真的改过自新了,希望堂兄想办法带他逃出大牢。
他们兄弟二人可以联手东山再起,为谢家九族报仇!
当然,改过自新是不可能改过自新的……
他那时候就是不想死,他知道堂兄肯定有办法逃走,毕竟他堂兄就是个奇迹。
不过,为谢家报仇的心思也是真的,再怎麽说他也是谢家人,谢家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他不是个好东西,但还是对谢家有感情。
可惜。
堂兄不愿独活,愧疚自己害了谢家九族,心灰意冷要与谢家一起死。
谢文彦无法理解。
这或许就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吧,反正以他的道德底线和良心,是不可能如此有骨气的。
他不想死,哪怕当时他已是60岁高龄,活不了几年了。
所以,最後劝说不成的他,只能想办法自救,绞尽脑汁去套堂兄的话,指望从中找到活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