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冬天全家都在为明年的大事准备着。
杨二田跟杨平顺还有东子,正在商量着家禽家畜的地方。
“我就说鸡窝放北边吧,这样鸡群们多晒晒太阳!鸭子跟大鹅都挨着鸡窝。”杨二田指着屋外说道。
“那行,牛棚也要挨着鸡窝啊!咱家四头牛呢,往后没准还会更多,不晒太阳可不行!”杨平顺也抬手指了过去。
“牛不要紧,这天天都要去放牛,少不了晒太阳!”
“咱那几只羊,是不是也弄个羊圈?好歹搭个棚子吧?也省的刮风下雨的时候,总往牛棚里挤了!”东子说道。
“猪圈还真不能太大了,不然咱这后院还挺紧张!”杨二田点点头。
“爹,明年你的烟叶暂时别种了,等到后年挪到前院里去!我把西瓜还有甜瓜挪到东边新买的地上去。”杨平顺指了指东边。
“行啊!我省着点,这些烟叶也就够了。”杨二田没意见。
另一边陶花进了屋,“文元姐忙着呢吗?”
“快进来!正给大海缝吉福呢!”梁文元身上都是线头,也没下炕,招呼了声,“自己坐,桌上有豆包,拿着吃。”
“你忙你的,我就来说说话。”陶花笑了笑,坐到了炕边。
“你家大闺女出门子了,可还好?”梁文元问道。
陶花的大女儿十月中旬嫁出去了,因梁文元忙活着大海下聘之事,便提前跟陶花说好了,喜酒那天就不过去了,梁文元还因此又送了二十个鸡蛋过去。
“挺好的!这都快两个月了,大闺女都吃胖了!”一说这个,陶花可就眉飞色舞了,“当初死丫头片子还不愿意呢!你说傻不傻!”
梁文元笑笑没说话。
“对了,大海呢?”陶花突然问道。
“去了镖局,听说年前接了新活,镖局里的人都走了不少,大海便回去看着镖局了。”梁文元一愣,问大海干嘛?
“那个啥,文元姐,咱们这么多年,有啥话我就直说了啊!”
“你说,出啥事了?”梁文元停了针线,抬头看着陶花。
“这不是大海有了好岳家,我也跟着高兴吗?想着未来大海媳妇从县城里过来,是不是认识不少好人家?我家还有两闺女呢,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啊?我这两眼一抹黑,文元姐,帮我问问呗!”
陶花讨好得笑了笑,还用手比划着,“县城里怎么样都比咱们这地里刨食的强吧!我也不指望那两丫头片子穿金戴银,只要是好人家,聘礼好看,也就是了。”
梁文元都惊呆了,她怎么也没想到,陶花居然有这样的心思!想让她帮忙介绍县城的人家嫁闺女!
“你说笑了吧!我上哪认识什么县城的人家啊?”梁文元下意识就想拒绝掉,不然陶花可还有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呢,这就是狗皮膏药!
闺女也就罢了,若是真有好人家,介绍一下也无妨,可陶花那个儿子……梁文元可不想坑了人家的闺女!
快八岁了吧?听说连扫地都不会,更别说其他的活计了。
“文元姐!你不认识,你那亲家认识啊!我可听说了,他家可是从府城过来,一直就住在县城呢!你说,就是介绍一下县城的好人家,我又不奢求府城……”
陶花眼珠一转,笑眯眯得道,“别的不提,这县城里的人家娶媳妇聘礼是不是给的多些?你家大海都准备了那么多聘礼了!我说的没错吧?”
梁文元都要被噎死了,看到陶花这个见钱眼开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别说你闺女了,我的小芳,我都没想过去麻烦我亲家说个县城人家呢!你倒是急上了啊!”
梁文元气极,指着陶花就骂道,“你说你这么多年,怎么就没一点长进!你自己啥名声,你自己不知道吗?你真以为别人不知道你打骂女儿啊!”
陶花愣住了,完全没料到招惹来一场骂。
梁文元显然是气狠了,“你说你,你那仨闺女就不是你亲生的啊?动辄打骂,你是不是还饿着她们不给饭吃?大闺女进了袁家才两个月就胖了,你也好意思说!”
“陶花!告诉你!别说县城的好人家,就是别的村的好人家,都没有!没有!你听懂了吗?你当我傻吗?有好人家紧着你闺女?不留给我闺女?我就那么缺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