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爬了十米。
第三天他爬二十米。
如此累计,宋向上一点一点克服心中恐惧,爬上六十米铁塔。
就这样一众电力行业的专家教授都成了爬塔高手,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一线。
在研究高海拔外绝缘特性时,宋向上他们还要跑到青海和西藏搞试验。
先要克服的是高原缺氧问题。
这里的氧气不到平原的三分之二,宋向上还好,像其他有的专家教授走路都会东倒西歪,有甚者更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万教授准备让高原反应严重的人回去,但大家没有一个退缩的,吃了点防高反的药便继续向目的地前进。
但这仅仅是开始,还有更大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研究高海拔地区外绝缘特性时需要调整导线与杆塔之间的距离,每根导线半吨重,先得十几个人人拉肩扛地抬,然后才能用吊车挂到铁塔上。
氧气不足,走路都气喘吁吁,更何况干力气活。
半天抬完一根导线,每个人都累得胸腔火辣辣的,好像被憋住气快要爆炸一般。
一个个瘫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
但是时间不等人,刚休息片刻,他们便又强忍着不适,爬起来继续工作。
很多数据需要采集,有时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需要不停地调整导线与铁塔的距离。
他们一个个都成了高原上的苦力,付出巨大的辛苦忙碌着,不仅耗费脑力,更耗费体力,这是高强度的体力活。
后来大家形象总结了特高压试验线段的研究工作为三高工作。
高风险、高强度、高温季节。
高风险,是因为在这里研究都要爬高压铁塔,是一项危险的高空作业;而且是在高电压上开展研究,十分危险。
高强度,就像在高原上调整导线与铁塔之间距离一样,很多工作都是体力活,就算瘦弱的宋向上练了几天都练成了‘大力士’。
高温季节,这里的试验一般都是在暑热至十月期间,正是武汉最闷热的时候,经常汗流浃背,衣服跟水洗的一样。
就这样,宋向上在项目里脚不沾地地忙碌着。
一直到过年他才有假期。
这是年末,宋向上专门跑到上海,和阿丽娅一起回家。
这次,宋向海也要带着林半夏回去一起过年。
四个年轻人赶到火车站,看到人山人海拥挤的车站排起长长的队伍。
大家议论纷纷,焦躁不安。
宋向海忍不住抱怨,
“我都提前一个多星期买票,而且是托爷爷在铁路局上班朋友帮忙,才勘勘买得上票,这火车不知道怎么了,现在车次比以前少了。”
林半夏却是知道,解释道,
“这你不知道吗?当然是电力短缺了,电力缺口大,火电厂加大马力电,需要更多煤炭,煤炭只在西部有,车皮都腾出来拉煤了,哪有空余的给人坐。”
“你不知道现在铁路局的人多牛气,我在万源有个同事媳妇儿在铁路局上班,听说每年都有各个区领导去他们铁路局拜访慰问,就是为了多搞到几列车皮运煤。”
“他们地位相应水涨船高,没少得福利,出门基本横着走。”
喜欢特高压独步全球请大家收藏:dududu特高压独步全球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