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山站在台阶上,高声道:「大家别争,都会教的。」
村民们一阵欢呼。
赵进山继续道:「之所以教给大家,因为都是一个村的,大家一起谋生不容易。但我就教这一个菜,以後不管我家做啥,都不会再教了。毕竟咱家也要赚钱糊口,以後各凭本事。」
众人听着忙点头:「这是自然的。你家能教出来,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赵进山道:「那就进来学学。」
一个下午,想摆摊的村民几乎都学会了。
全都说说笑笑地离开。
第二天,几乎家家摆摊都有猪下水。
但味道各有千秋,总得来说,还是进山家更好吃。
至於生意自然受到了影响。由原来每天挣三百多文钱,下降到只赚两百文。
而且现在市场不够大,有种粥多僧少的感觉。
今天中午,叶采苹一家从府城回来。
听到赵进山的事。叶采苹不由点了点头:「铁牛嫂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大方。进山年纪小小的,竟然也这般大气。」
此时常喜走进来:「夫人,玻璃作坊新厂房已经扩张完毕。」
叶采苹笑了笑:「那就通知下去,再招工。这次招五百人。」
常喜忙退了下去。
接着赵凡走进来:「卤料第一批货已经做好了,足有三万斤。百味楼要了一千斤,别的一些客户零零散散的,加起来一共一万斤。」
叶采苹点头:「剩下的,你着人跟一些粮酒铺推销下。还有,拿两百斤过来。我要用。」
赵凡应答着,转身离开。
这个卤料包不同於胡辣汤料包,因为是几种大料配合到一起的,这个肉眼一看就知啥料。可以根据不同口味到药铺买药,自己配搭。
现在自己先推出一种口味,有些人图方便啥的,也会买。
卤料包销售渠道一般是散卖,可以批发给粮油铺。
在卤料包後,她还可以再推出别的调味料,例如蚝油之类的。
早上,叶采苹直接让山子到大榕树下贴了张公告,说她要教大家做个新菜,有兴趣的村民午饭後到祠堂门口集合。
村民们一听,兴奋不已。
特别是那些摆摊卖饭的村民。
一吃完饭,村民们就跑到叶家祠堂门口等着,便是连不摆摊的叶里正和叶二叔等人都过来凑热闹。
「咱家还愁菜没新意呢,这简直是瞌睡碰着枕头。」
「早上,才听说玻璃作坊要扩招,原本就有两百多人了,现在要再招五百人!啧啧,咱们生意会越来越好!」
「还有胡辣汤作坊,好像也要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