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会来的,就算来也不怕,再怎麽说我也是他们长辈,敢打长辈,不怕天打雷劈吗?」
正如陈氏说的,李屯三父子回来後不仅没上门找陈氏一家麻烦,何氏还被李屯骂了一顿:「没影没皮的事你就拿出去说,你也不觉得丢人?这几年老二家祸事多,我让你拿些粮食去接济一下,你不去倒好,还净整这些么蛾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个做兄长的多不待见亲弟弟的後人呢。」
何氏不服气:「那我就白挨一顿打吗?」
「那也是你活该,过两天院试榜单就出了,你有那闲功夫还不如去庙里拜拜,让菩萨保佑承安这一次考上秀才。」
这下何氏倒是安静了,上次经人牵线,结识了杨氏布庄的当家夫人,那夫人也看好承安,说是承安中了秀才,就把她家的小女儿嫁过来,到时候双喜临门,岂不是眼红死那个寡妇?这样一想也不闹了,拉上大儿媳去买香买蜡烛,明日去拜拜。
第13章插秧
不管大房家发生何事,李青禾回到家後,赶紧倒两碗水,让陈氏和方桃喝了顺顺气:「奶奶,娘,你们就不要为这些小事置气,还不如商量下我们的酸笋大业。」
陈氏喝完水把碗放下,「我们家的竹笋前两天挖了,有些太小等长长再挖,就依你说的,我明天一大早就回竹林村,买一批竹笋回来。」
「嗯嗯,多买些,一次性腌了,反正订了那麽多坛子,不然过几天就要春耕,那时候大家都忙着插秧,没有功夫给我们挖笋」,李青禾建议道。
「行。」
……
又到做晚饭的时候,李青禾把猪脚剁成块,再去拿两块酸笋出来,切成小块,猪腿冷水下锅,放姜片和葱结,煮出泡沫之後捞起,放在砂锅里,加满水盖上盖子,炖煮一个小时,再把酸笋放进去,撒把盐,再炖半个小时,期间还煮了个米饭。
掀开盖子,酸香满屋,本来还在院子玩的小菱儿,都猴急得都不走路了,直接在地上爬向厨房。
李青禾无奈地把她抱进堂屋,放在凳子上坐好,点点她小鼻子:「别急,我去给你盛饭。」
盛了一小碗米饭,浇一点点酸猪脚汤,再从砂锅里捞出一块酸笋和一块肉多的猪脚,用筷子捣烂,端去堂屋然後用勺子一口一口喂她吃。
等她吃完之後,才抱着她去地里面,喊陈氏她们回来吃饭。
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陈氏和方桃直夸李青禾厨艺进步快。
「嘻嘻,进步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你们吃肉次数太少」,李青禾笑着道。
「还别说,你的厨艺确实进步了,刚开始炒的菜,不是糊了就是没放盐」,方桃取笑她。
「那不是刚开始做饭吗?」,李青禾无语,自已为了不露馅故意那样做的,没想到还成黑历史了,不过她们都一直认为自已的厨艺进步,那是不是就可以「研究」新吃食出来了?
吃饱饭之後,早早就洗澡睡觉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亮,陈氏就出门了,竹林村离上溪村只有几里路,按理说不用那麽早,但是陈氏觉得早点去,说不定早些回来,今天就能腌一些。
果然,刚过午时她就带着一个年轻人赶着牛车回来了,後面是整整一车的竹笋,李青禾目测应该有一千斤。
年轻人是陈氏大哥的小儿子,也就是陈氏的侄子,他帮把竹笋搬到了院子里就要回去。
「小山,留下来吃个饭再回去呀」,陈氏挽留。
「不了,家里还急着用牛犁地呢」,陈小山笑着说。
陈氏拗不过他,就拿了些酸笋让他带回去。
陈小山前脚刚走,一个中年男人也赶着马车到院子门口,原来是昨天她们去订的坛子送来了。十几个李青禾大腿高的坛子被搬进院子,本来还宽大的院子顿时显得拥挤。
陈氏肉疼,「全部银子都花进去喽」,不过一想,每十天就能从莫掌柜那里赚回一两多,便也释怀。
「奶奶,这些竹笋你多少钱收的?」李青禾问。
「都是两文钱,先是去我大哥家和小弟家那里买的,他们都是按最便宜的价格卖给我,後来他们的挖完,牛车还能装不少,就又去别的人家那里又买点。」
李青禾算了一下,竹笋壳没多重,那利润还是挺大的。
「都别愣着了,开始干活」,陈氏一声令下,除了菱儿,所有人都忙活起来。
先烧开水把坛子洗一遍,然後放在太阳底下晾乾,然後分工合作,小文小武轮流看火烧开水,李青禾和陈氏负责剥笋,方桃负责切块装坛,一家人忙碌了三天,才把这批笋全部腌完。
酸笋腌完的第二天,她们终於有时间去捡挂念了许久的野驴沟,谁知道一个菌子都没捡到,许是村里人看见她们经常去野驴沟都没事,便大着胆子去捡了。
一条挣钱的路没了,气得陈氏晚上都没胃口吃饭。
没过两天,又听说大房的李承安考上了秀才,平时从不来村北的何氏,还特意来找村北的几个妇人聊天,声音都调高了几个度,说什麽他的大孙子考上秀才,还跟城里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定亲了,好像特意说给陈氏听的,那些妇人也不好意思抚她面子,毕竟是现在村里唯一的秀才的奶奶,只能陪她尬聊。
陈氏那两天心情极度不好,阴沉着脸,李青禾安慰她:「才考上秀才而已,我们明年把小文小武送去学堂,到时候考个状元出来气气她。」<="<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