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这麽多人做饭,小夫郎也累,今晚早些睡,明日还得再忙活一天呢。
翌日,叶妙吃了早饭,先喂了小鸡仔,然後开始做豆沙。
豆沙耗时久,将豆沙做好之後,他泡了些小米,随後就开始做午饭,将近二十人的饭食,这工程量很大,他得提早准备。
午饭後,众人没有歇息,又下了地。
人多力量大,五亩玉米,今日便能掰完了。
掰下来的玉米全堆到了院子里,叶妙和王秀芹扒了会儿玉米皮,然後便进灶房开始做油炸糕。
油炸糕用料精贵,做法复杂,王秀芹看得直咂舌,这恐怕得送到糖铺里才能卖得出去吧。
做完油炸糕,叶妙又开始做小米锅巴。
傍晚,所有玉米都收了回来,众人松了口气,接下来就是晾晒了。
叶妙招呼众人进灶房品尝油炸糕和小米锅巴,因为是帮着试吃,所有人都吃得很认真。
吃完之後,秦劲收到了十七份好评。
不过,原本他打算的是一人一个油炸糕,但王秀芹舍不得,最终大人们两人分食一个,小孩子独享一个。
这让他叹息,还是太穷了,他得再想想办法,多挣些银钱。
第28章他就想和他劲哥挨着
经过这麽久的相处,秦劲虽然没把秦兵秦文秦力当做亲生的兄弟,但也已把他们三人当做比亲戚更亲近的人。
这三人甭管是对原身还是对他,都没得挑。
再者,这年头住在村子里肯定是要抱团的,他早就打定主意要拉扯他们三人一把。
苹果下市,三家做不了果丹皮了,他有不少其他的挣钱路子,但涉及到三家,还不能影响他家的生意,因此他得好好琢磨一番。
玉米收完了,红薯小米还不到收割的时候,至於玉米杆子,先在地里杵着吧,摆摊要紧,等他有空了再去砍了拉回来堆院子里烧火。
两日没出摊,这天到了城门口,他和赵丰刚把小推车放好,便有不少人围了上来。
大部分人都是买千张的,千张已经有固定的食客,哪怕是这种农忙时期,也能轻轻松松的卖完。
今日除了豌豆糕丶千张丶豆腐乳,他还带了昨日未吃完的小米锅巴以及油炸糕。
昨日下午叶妙一共做了五斤小米锅巴,自家人试吃用了两斤,秦兵几人临走时,他想让他们三家各带走一斤,但三家都不收,让他拿去卖,他便拎了过来。
小米本身不算贵,四文钱一斤,这次用的也是自家的小米,但里面加了面粉和鸡蛋,算下来是一斤小米配一个鸡蛋半两面粉。
这些原料都是碳水,炸的时候挺吸油,粗略计算一下,一斤锅巴需要用到二两猪油。
一斤猪板油二十五文,因为熬制方法不同,出油率也不同,叶妙熬的是一斤猪板油能出六两的猪油,不过,自家熬猪板油有油渣,因此不能粗暴的认为二两猪油的价格是八文三厘。
东阳县的物价,单买猪油的话,一斤是五十文,比自家熬要贵上不少。
这小米锅巴用的是自家熬的猪油,算下来一斤不足四十文,取个整,按照三十五算,那麽二两油便是七文钱。
小米四文,鸡蛋两文钱三个,面粉按照一文算,猪油二两是七文,再加上盐丶辣椒丶花椒这些,不算柴火人工,一斤的本钱是十五文。
柴火有赵丰去捡,不要钱,但人工费秦劲肯定是要算上的,大热天的站在油锅旁一片一片的炸出来,这多辛苦啊。
他给小米锅巴的定价是一斤二十文。
一斤只赚五文钱,纯纯血汗钱。
其实他是想定为一斤二十五文的,毕竟独一份嘛,但锅巴的原料是小米,食客们都知道小米是什麽价,因此他便让了利润。
让了利,那推销时他就理直气壮了,虽然主料是小米,可里面加了面粉鸡蛋,还是猪油炸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它好吃。
酥脆,咸香,麻辣。
而且整个东阳县只有他这个小摊子出售。
这综合相加,一斤二十文妥妥良心价。
因着利润低,他便跟卖果丹皮时一样,二两起售,一份是四文。
不过,小米锅巴可以试吃,每人可免费尝一小块。
陈掌柜买完千张,听了秦劲的推销,他没有试吃,直接笑呵呵的递出四文钱。
四文钱而已,就当尝个鲜了。
接过玉米皮包裹着的锅巴,他有些感慨的道:「秦小哥,你的新点子也忒多了,这才多久,你竟又做了我没见过的吃食。」
要是他雇的厨子也如此聪明就好了,这样即便到了淡季,也能凭饭菜吸引食客。
秦劲闻言笑着道:「我也是瞎琢磨的,运气好罢了。」
这话说完,陈掌柜旁边的一个食客忍不住道:「秦小哥,你两个小推车上有四样吃食,每天肯定挣不少钱吧。」
「勉强糊口而已,家里债都没还完呢。」秦劲立马哭穷,这话可不能认。
眼前这人他认得,县城人氏,衣料不俗,瞅着有五十多岁,留着一把山羊胡,这人是摊子上的常客,买东西时爱讲价,有时候还会趁他不注意多捏两块试吃品。
但总体不是什麽大毛病,这会儿故意提起他的收入,肯定也是为了还价。
「有这几样吃食,再多的债也能还完。」那人又道。
秦劲瞧着他,依旧笑眯眯的:「这不是还没还完嘛。再者,每天起得比鸡都早,挣个辛苦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