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一体成型的机器,想做出一个圆环,木匠们都是先将木头打成弧形,然後利用榫卯结构将四个弧形拼凑到一起形成一个圆。
对他这个现代人而言,这工艺挺复杂,做起来不容易。
但现在李铁一送便是十个。
不过,人家大方归大方,推让的话还是要说的,可不能直接接了。
他做出不好意思的样子:「我其实只拿出了个模子,也没出什麽力,这些值不少银钱,白送给我,我拿的不安心。」
「秦小哥,可千万别这样说,若不是你提供了模子,我又怎能做出实物?你要是不收,那就轮到我心中难安了。」
「你就先收下,若这灌袋器真卖不出去,那你以後多找我打些物件,多照顾照顾我家生意。」
李铁笑呵呵的道。
但他心里知道,灌袋器一定能卖出去的。
因为他已经接到订金了。
做出灌袋器的实物後,他先自个儿试了试,没发现有什麽短处,他便去找了李家村的村长。
李家村大部分人都姓李,往上数五代都是一家人,如今的老村长是他的亲大伯。
他让他大伯召集村人给他宣传了一番,这小东西瞧着不起眼,但作用很大,若是有了这个,那麽一个人便可以完成将粮食装袋的活儿。
马上就是秋收,正是用得上的时候,且他售价低,一个三十文,他只赚六文。
没办法,都是庄稼人,他价格高了没人买,而且还都沾着亲,不好坑自家人。
物美价廉,当即就有人找上他,想要掏钱购买。
愿意购买的人太多,他便让人先交订金,谁愿意交订金谁就能早些拿到实物,今日出门前,他光收订金都收了一百多文了。
方圆十里八村只有他一个木匠,只有他一人能打这种灌袋器,除了李家村的,其他村的人见了,定然也会找他购买。
马上要赚上一笔,因此他这一番话也是真心实意。
有小推车的例子在,他肯定是跟着何家人走。
秦劲又推让了一番,然後收了下来,期间秦老头王秀芹听到动静出来看热闹,秦兵宋来娣在灶房里忙着做果丹皮,脱不开身。
送走李铁,秦劲指着灌袋器,让秦老头王秀芹拎回去三个,俩人抓着灌袋器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这东西实用!
秦兵切完苹果,抽空从灶房出来,他瞧见灌袋器,也喜欢极了,恨不能现在就是秋收,好让他测试一下灌袋器到底顶不顶用。
他小弟的脑袋瓜最近可真好使啊!
秦劲和赵丰动手将三个置物架分别安置到堂屋丶灶房。
叶妙很新鲜的摸了几下,打水过来擦洗一番,然後便将用来发酵豆腐的簸箩放了上去。
这种多层置物架用来发酵豆腐最合适不过了,一层放一个簸箩,豆腐乳的产量这下子能上去了,可惜不能用来晒果丹皮。
不过,果丹皮这生意不好做了,昨日五文钱已经买不到苹果了,最低的都是六文钱,更有人卖八文钱。
苹果涨价,他家需要支付人工费,每斤的利润被削的只剩下两三文,太低了。
今晚他就和他劲哥说一下,看这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正琢磨着此事,外面传来了秦劲的声音:「妙哥儿,我去村长家一趟。」
叶妙闻言,立马从灶房走了出来,看秦劲手里拎着一个灌袋器,他便问:「要给村长家送一个吗?」
「对。春兰嫂子卖给咱们那麽多苹果,咱家的灌袋器多,我送过去一个。」
秦劲没有说的太透。
但叶妙一下子就懂了。
黄春兰卖给他们的苹果是五文钱一斤,现在苹果涨价了,那黄家人就亏了。
现在村里人都说他劲哥带着三位大哥一起发财,村人肯定要猜测他们具体挣了多少钱,旁人八成是随意猜猜,不会较真,但黄春兰却是将黄家六成的苹果都卖给了他们。
黄春兰肯定会细细琢磨他们家到底挣了多少钱。
黄家人亏了,他家又挣了钱,这两项相加……
唉,这事儿办的,原本是想顺手给黄家解决个麻烦,结果果丹皮异常火爆,搞不好会结下仇怨。
「你去吧,待会我和阿爹做果丹皮。」他对秦劲说道。
秦劲应了声好,抓起灌袋器出了门。
午後,村人大多在休息,但也有人坐在门前屋後摇着蒲扇乘凉,秦劲最近成了村里的焦点,此刻他手里又拎了个怪模怪样的物件,因此一路行来,众人都热情的与他打招呼,他只能不断展示手中的灌袋器,村人得知这物件是他想出来的,少不得又夸他脑子好使。
原本不到十分钟的路程,硬生生走了半小时。
到严家时,严祥严胜利父子俩正坐在水井前磨镰刀,黄春兰不见踪影。
秦劲笑着进了院子,和严祥严胜利打招呼:「严叔,胜利哥,忙着呢。」
「秦劲来了啊,快坐。」严祥笑着指了指屋檐下的板凳:「明天就要掰玉米了,磨下镰刀准备割玉米杆子。」
严胜利好奇的看着秦劲手里的灌袋器:「秦劲,你手里拎的什麽?」
「这是给粮食装袋用的。」秦劲来到水井前,向严家父子俩展示灌袋器的用途。
一听说是这个功能,严祥和严胜利顿时放下手中的镰刀起身,他们将灌袋器接过来仔细打量,严胜利还要进屋拿个麻袋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