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荀攸的手异常稳,待一只手从内里摸出一个小壶接住血,帐篷里无人敢言语。
连呼吸都放轻了,就怕一个不注意,忽荀攸手一抖,宇羽婷可能就要命丧当场。
只有血滴一滴滴落入瓶子了的声音,过了一会,白色小瓷杯由晶明透亮变得也偏红。
见要装满了,忽荀攸收回刀,关盖,再次内里摸出一瓶全青的瓷杯,敷在宇羽婷的心口上,昏迷的宇羽婷眉头紧锁。
在场的人都舒了一口气,上好药後,忽荀攸随便撕下了自己的紫纱包住了宇羽婷的伤口,然後才拿出心头血走向一旁不安的凤颖,强行滴了几滴在凤颖嘴里。
做完这些,忽荀攸随即起身,开口说:「过不了多久她就会醒,你们在此等候吧。」说完就走了出去,其他人也识相的离去。
祁容和元御原地互相看着,不知道说什麽。直到忽荀攸走远了,祁容才犹犹豫豫开口说:「她这是在帮我们?」
元御理所当然嗯了一声,随即说:「要不然在我们被围剿的时候,就已经命丧了。」
祁容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认可。
然後两人又缄默不言了。
但没过多久,凤颖半张着口呼喊说:「水,水……」
祁容先反应过来,急忙走到刚刚忽荀攸的主桌上倒了一杯水喂凤颖,当凤颖迷糊着睁眼时,看着圆顶的帐篷,清晰开口说:「已经到蛮荒了?」
祁容和元御都略带着惊讶的看向凤颖,只见凤颖离开祁容扶持的手,缓慢的坐起身,开口问:「忽荀攸呢?」
祁容下意识回答说:「刚刚离开。」
凤颖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再问:「现在外面战局怎麽样了?」
「各国发起暴动,开元已经派挂旗元帅准备一直北上平定这次叛乱。」祁容边说边从衣襟里翻出一封信,凤颖见况接过来,展开。
「他尚且飘忽不定,白皓承一心派将北上讨伐,该如何处理,还请指示。"
看完信,凤颖突然咳嗽起来,信被攥紧在手,祁容慌忙拍了拍凤颖的後背,过了一会,凤颖平息下来,冷声开口说:「拿纸来。」
祁容有些犹犹豫豫在原地无动作,在蛮荒,祁容一行走江湖的人,没笔墨,且借不到。
就在这时,元御不知道什麽时候站到凤颖跟前,递过自己的字符和笔,凤颖抬头看见元御,突然会心一笑,开口说:「谢谢你救了宇羽婷和本宫一命。」
元御寡言回:「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而已。」
凤颖也知道自己身体不太好,也没继续推脱,而是拿起笔墨写到。
「卧薪几十年余载,承蒙关照,不胜感激,但天下尚且未平,还且勿本末倒置,望以母亲夙愿为主,切勿养虎为患,优柔寡断。
成大事者,且需当断其断,切勿受其乱,现乃最佳统一时机,望杨丞相快些做出决断,勿放任……」
写到这,凤颖又止不住咳嗽起来,更为严重时,一口血喷上密信上,祁容见此就要扶凤颖躺下,凤颖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
元御见密信上的血啧不由也担忧开口说:「要不换一张纸?」
凤颖摇了摇头,柔柔弱弱开口说:「无碍。」
歇了一会,凤颖继续起手写道:「目本宫命不久矣,母亲夙愿,且只能拜托杨相,望杨丞相能委以重任,本宫和母亲且地下瞑目了——凤颖亲笔。」
停下笔,凤颖虚弱对祁容开口说:「把信给忽荀攸吧,她知道该怎麽做的。」
祁容快步走了出去,而一旁的元御刚刚也毫不避讳的看完凤颖写的密信,不由思索凤颖的权利之大,无所不有,元御也毫不避讳问凤颖:「敢问公主做这些的目的是什麽呢?」
祁容刚回来掀开帘子,就听到元御的质问。
凤颖也不隐瞒的开口说:「为天下大同。」
元御喃喃自语道:「天下大同……」
凤颖继儿开口说:「对,就是天下大同。有幸拜读《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
待元御们在启程的时候,已有些许消息传来,开元的挂旗元帅还未步入羌国就被一群暴!乱者砍於马下。
而开元皇宫里,高堂之上,白皓承颤抖的站在殿门口,两边亦有人看守着白皓承,而白皓承的对立面,一排排跪地的大臣,侍卫,婢女……小的,老的等等,满满跪成一排排,且都不断哀求着。
为首的是唐相一派,光是官员就有十几个,白皓承没想到那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就里应外合,控制住但凡跟自己有一点牵连的人。
最开始白皓承且敢怒斥杨韵毅谋逆,但这次天平一方倾倒的局势,白皓承怕了,怕自己今日可能也命丧於此。
这场政局从午夜开始,现在太阳高高照起,杨韵毅才姗姗来迟。
众人见杨韵毅到了,喊冤之声更为大,杨韵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走到白皓承面前,看着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的白皓承,杨韵毅讽刺一笑。
白皓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还是杨韵毅先开口说:「白皓承,我给过你机会的,」
说到这,杨韵毅强势捏起白皓承低下的头颅,让他直视眼前的盛景。
第59章59%《将欲》16兵变
白皓承眼里有恨意,狠意,杀意,但是到最後只剩下恐惧。
杨韵毅也收敛了往日的和煦笑容,脸部绷直,耳旁的嘈杂声不绝於耳,但是杨韵毅没从白皓承眼里看见悔意,杨韵毅不满的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