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容易,晚上终于能吃点热乎的了。
“娘娘,皇上召您去乾清宫。”
宝音才吃两口就听见有人敲门,很快梁九功被放进来。
宝音看了看天色,都黑了,这个时候各个宫门之间应该已经上锁了。
宝音低头看了看碗里的细面,默默又吸了两口,在梁九功一言难尽的眼神里,漱完口。
“走吧。”
梁九功没有动,“娘娘是不是该换身衣服?”
宝音看了看自己这一身,上面毛衣,下面裙子,没觉得哪里不对。
哦,头发下午洗了,这会儿披散,因为长时间编成辫子,垂在后面有点大波浪形状。
“就这样吧。”她起身走前面。
皇帝看了要是生气,那就再好不过了。
“娘娘!娘娘!”
宝音充耳不闻快步向前走。
梁九功领着几个太监追上去,他也不敢太大声,就怕惊着隔壁的景仁宫那位。
皇帝也不知道从哪里回来,一身朴素的棉布青衣站在日精门前等着。
宝音看到他身影脚步慢了下来。
她望了望高高挂在天边的弦月,又看了看月下宫墙边的人,深吸了一口冷气走了过去。
“唉,娘娘,等等奴才。”
梁九功的声音紧随其后。
皇帝似是听见动静,转过头来。
旁边的小太监提着灯笼,烛光下,宝音看到他戴着一顶月白色的帽子,像极了古画里的人物。
[这是出宫了吗?看惯了穿锦衣模样,还真有点陌生。]
“过来。”
皇帝冲她伸手。
宝音从昏暗环境走过去。
皇帝伸手撩她头发,“怎么披头散发就出来了?”
[有什么问题吗?散发不是很正常,等天热了我就把头发剪了!]
宝音没回答,皇帝也没追问,拉住她的手往乾清宫走去。
身后太监忙关上日精门大门。
主子们要说话,梁九功也没敢跟太近,带着其他太监远远跟着。
“今日我去了城外,才知道大清圈地之风依然强盛。”
[圈地啊,这不是很正常?在盛京那会儿要不是我阿玛进了内务府会计司,我那小庄子也保不住,奉天到处都是皇庄,不还是圈来的?]
皇帝感叹一声,又提起了路上见闻。
[想起一个笑话,康熙好像自豪自己节俭,说自己一年开销还没有明朝皇帝一日大。]
[呵呵,明朝开销大那是因为宫里一切都需要花钱买,清朝呢,圈了那么多皇庄,日常开销都由皇庄来供,开销当然不如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