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忍不住蹙眉,他想到户部上奏的折子,伊桑阿是怎么想的,收税收到贵妃头上?
“不见!”
“皇上,礼部尚书求见。”
礼部来凑什么热闹?
皇帝语气不算好,“宣!”
礼部尚书帅颜保躬身走进来,“奴才恭请皇上圣安。”
“伊立。”
“皇上,奴才有重要事禀报!”
礼部尚书起身后一脸凝重地递上一个折子。
梁九功极有眼力见,接过来送到皇帝手中。
皇帝翻开,淡淡问了一句,“你请奏封禁报馆是怎么想的?”
帅颜保神色严肃道:“皇上,近日因小报出现,导致民间绯议声不断,皇家私事都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话题,实在是有损我大清威严!”
“京中报馆本是传抄谕旨和章奏,这个完全可以用各地提塘来传达。”
好嘛,为了封禁小报,干脆连官报一块封禁。
皇帝很想拧一拧他脑子,看能拧出多少水来。
“各省会馆学子也因句读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奴才怕这些人脑子一热将事情闹大。”
外面又有太监进来。
“皇上,这是顺天府呈上来的折子。”
帅颜保还想再劝,皇帝已经懒得理会他,他拿起顺天府的折子。
看了几段,立刻笑了起来。
可不就巧了。
他将折子丢给梁九功,“给咱们这位礼部尚书念一念顺天府尹的折子,他对小报可是有不同见解。”
梁九功接住折子,清了清喉咙用满语翻译起来。
“臣顺天府尹张吉午奏请推广报馆……”
折子里张吉午说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从闹市急救,再到城外逃荒百姓,全都是小报有利的一面。
皇帝听到逃荒百姓眉头皱起。
折子不长,后面还附带了一份管理报馆的详细条例,从源头控制报纸言论。
皇帝眉头舒展,急他所急,这才是他的好臣子。
梁九功念完,帅颜保还是不赞同,“皇上一旦鼓励各地建设报馆,不能保证地方生员不会抨击朝政!”
他甚至还提起了“哭庙案”。
皇帝脸色一变,因为“哭庙案”发生时先帝刚驾崩,等他长大了才了解此案,也明白此案造成的影响。
可以说“哭庙案”直接加剧江南跟朝廷的冲突。
“你且闭嘴,梁九功宣顺天府尹进殿!”
张吉午很快进来,“臣恭请皇上圣安。”
皇帝面色不是很好,“张爱卿,你奏请的推广报馆一事,礼部尚书有不同意见,你们自己辩一辩。”
张吉午冲帅颜保拱手,“敢问大人有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