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科举官途 参果宝txt > 第25章(第1页)

第25章(第1页)

「何解?」周文彬紧接着追问。

「意思是说君子要坦坦荡荡,不要自欺欺人。要把这样的品德融入进自己的本性中去,如同人天生厌恶臭味,天生喜欢美好的东西。切不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即时无人监督时,也该做到表里如一。」林清这几年没少往书肆跑,很多荀有志解释表达不清的东西,他都通过其他先贤的集注反覆阅读而揣摩领会,实在不理解的也会再与荀夫子讨论,故而如今对这些四书五经中的字句也能做到基本了解。

周文彬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何解?」

「此句出自《中庸》,意为真诚是不会停止的,不停止……」林清侃侃而谈,丝毫不见停顿,反应之敏捷,让人抚掌称叹。

「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下文是什麽?」

「此处出自《论语·为政》,下文是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两人一来一回十几个回合,周文彬所出之题,没有一个可以难住林清的,基本功之扎实,释义之精准,竟然是将重要的科举教材上的文字背的一字不差。

到了这里,周文彬才终於意识到,眼前这个孩子确实不一般,担得起荀子才如此力荐。

但凡潜心考科举的人都明白,世人皆说的十年寒窗苦,一朝金榜题名时,但那已经是对他们而言无比美妙的事情了。更多的人是数十年寒窗苦,一辈子都没有金榜题时。况且如今的人皆不像现代人那般长寿,能活到六十花甲之年去世都已经算喜丧了。所以读书人也都心知肚明,若是四十几岁还考不上去,那就算过了乡试,会试也很难得中;就算得中也不堪大用——毕竟用不了几年,搞不好就到了乞骸骨的年纪了,这样的人除非确实是大器晚成之辈,否则朝廷不会重用。

所以林清如此小的年纪,就能将基础夯实,无疑是在举业万里长征第一步时已远超同龄人甚多了!

周文彬这才接过了荀夫子递过去的文章,细细看了过去,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才抬起头对着荀夫子道:「子才,你说的不错,这孩子果然天性聪颖,勤奋刻苦。我看了他的文章,格式上来讲没有大问题,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算是合乎规范。甚至有几篇文章的破题立意也很有新意。只可惜遣词造句还是太过平实,引经据典之处太少。这样的文章想要过县试也是有几分难度的。」

听完周文彬的话,荀夫子不住点头。问题确实如周文彬说的那样,林清的文章缺乏灵性,也没有太多深度。可惜他自己所作的文章也不过如此,所以很难帮助林清再更进一步。

「所以才需要文和加以指点啊!」荀夫子见周文彬话里的意思有所动摇,立即接话道。

周文彬看着林清点了点头道:「指点是可以。但是拜师却着实不必。子才兄你也知道,我确实抽不出更多的精力去教导学生。不如每五日来我这边一趟,我帮他看一番文章,指点一下。你看如何?」

荀夫子也知道这样是最好的结果了,连忙拉着林清向周文彬道谢,倒是让周文彬连连摆手,只称举手之劳,不敢居功。

林清也很识相得将之前准备给陈秀才的拜师礼并五两银子呈上,周文彬和荀夫子一阵推脱後,最终只收下来二两银子并拜师礼,坚持不肯再多收。

送林清和荀夫子出门前,周文彬还将两本自己所写的读书笔记借给了林清,嘱咐他看完後可以交流一下所思所想。

虽是一波三折,但是林清终於能得到秀才公的指点,每月也仍旧只需出二两银子的束修,倒也着实让他送了一口气

第十八章夥计

终於完成了一件大事,荀夫子心中也是畅快了,虽说周文彬无法像他一样时时刻刻盯着林清学习加以指导,但是以林清之聪慧,只要有师傅能领进门,想必就可以靠着自身的努力修行了。

因为还有些事情要办,荀夫子并没有跟林清一道回村里,而林清则和林大娃约好了傍晚时分在镇东头集市口等着,到时候一起回林家村。只不过此时刚刚和荀夫子两人在馄饨摊上用过午饭,时间尚早。

师徒两人分别後,林清原想到书肆再去蹭一下午的书看,反正那边书铺的夥计早已和他相熟,到时候再买上一套科举教材,想必那夥计心中也是欢喜。

想到这里,林清就熟门熟路地往书肆走去。然而快要到书肆的时候,一块招牌闯入眼帘「张记布行」。

「张记布行?这不就是爷托人说的那家店铺吗?」那时候林清也听了一耳朵,说等九月之後就让林清道这家「张记布行」去相看一下,若是东家满意他们也觉得待遇不错,那就留在这家布行当夥计。

原来这家张记布行就在书肆隔两个铺面的地方,只不过之前林清每次来去匆匆,就算看到了也就眼前一闪而过,并没有记在心上。

踌躇了一番,林清脚步一转,还是往这家布行走去。

走进这家布行,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原本以为只是一家门脸很小的店铺,倒也有七八十个平方,最里面是两排约两丈高的货架,长约十几米,上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布匹,显然是比较珍贵的品种,花色繁多,看着面料也比较光滑,应该是丝绸一类的布匹。货架前安放一张柜台,一名年约三十的男子正在那边打算盘记帐;墙壁两侧也是一排货架分上下两排,这上面的布匹则是看着稍差一些,但是也是细棉布的料子;最中间的长桌上摞着一匹匹粗布,有两个穿着布衣的妇女在那边正认真挑选着。<="<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