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里香火缭绕,人头攒动,冷冽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让人安心的香烛味。年幼的她在那些天寒地冻的夜晚困得眼皮打架,却还是不得不强打精神,经过漫长的排队等待跟随大人登上钟楼狭窄逼仄的阶梯,然后在钟声响起时许下早已想好的愿望。
“我说我今年一定要再去迪斯尼乐园玩,还要买一台新游戏机。”
比她大两岁的笨蛋堂哥大大咧咧地说完,又神秘兮兮地凑到她耳边问:“你许了什么愿?”
“我才不说,说了就不灵了。”游嘉茵把脸缩到围巾后面打了个哈欠。
可即便是没有说出口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实现:她每年都会许愿家庭和睦,但父母两人的婚姻依然以离婚收场。
从那以后,游嘉茵再也没有去庙里敲过钟。
对了,还有元宵灯会。
上小学时,父母每年都会带她去城隍庙看灯展,有几次还顺带捎上了陈俐颖。记忆里的灯会人山人海,热闹喧嚣,五彩缤纷的灯光将周围的古建筑群映得亮如白昼,抬头望去,仿佛在注视一个绮丽美好的梦。
游嘉茵很喜欢这样的仪式感,一直很想再去看一次灯展,但陈俐颖却毫无兴趣。
“那种地方只有游客才去。”她一脸不屑地说:“人挤人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去逛街唱k。”
短短几个月后的现在,游嘉茵作为游客,正在远离上海的永兴岛参加一年一度的海公节庆典。
从早晨起,沧南就是一派热闹的景象。海公神轿在清晨五点离开海公庙,开始在市区进行一整天的巡游,所到之处迅速聚起密密麻麻的人群,人声鼎沸锣鼓喧嚣。十几辆时髦的电子花车沿着神轿经过的路径缓缓行驶,民俗艺人在车顶载歌载舞,扮演当地民间传说里的角色,或是唱着外地人听不懂的民谣。
阳光炙热,海风吹拂。路边的小吃摊前排起长龙,连空气里都带着甜丝丝的香味。
“都是我不好!”游嘉茵内疚地说:“是我害你没法去渡海仪式的。”
吴天佑顺手递给她一杯饮料,一脸无所谓地笑笑:“别这么说。”
就在海公节前一天,外婆不知从哪里听说游嘉茵要去参加渡海仪式的消息,在吃晚饭时态度强硬地对她三令五申:“不行,你不许去,明天晚上你绝对不可以上船。”
“为什么啊?”游嘉茵吃惊地放下筷子。
她期待了渡海仪式那么久,衣服和面具全都准备好了,怎么可以说不去就不去?
“因为晚上出海很容易出事,对你来说实在太危险了,要是你再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没法跟你妈交代。”外婆一脸严肃地皱眉:“上次你呛水的事我还没告诉她呢。”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但游嘉茵打算再争取一下。
“但我都跟人家约好了啊。”她朝外婆露出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到时候大家去坐船,我人生地不熟的能找谁玩啊?”
外婆不为所动:“不是还有天佑吗?让他陪你不就行了?”
“……”
“那就这么定了,我去跟阿聪讲一声。”
外婆说着,自顾自地拨通了吴伯的电话。
“喂,你怎么不跟我道歉?我也被你连累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