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昭忙表示谦虚,天色暗下来,大家也就各自回家,尽兴而归。
韩昭离开的时候依旧做的是吴柯的马车。
吴柯高兴的哼着歌,这一天过得可比在学堂有意思多了。
韩昭闭目养神,这一天可算是过完了。
这一天就像一个插曲,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韩昭依旧去灯市摆摊卖灯笼。
非节日的灯市就没有上元节那麽热闹,但也还是人来人往,平常日子里也会有些人家办事需要用到灯笼。
顾客不多,韩昭就在摊子後面看起书来。
书是从吴柯家的藏书阁借的。吴柯家的藏书阁有两层楼,除了四书五经这样的读书人家必备的考功名的书,还有旁门左道的志怪杂谈,甚至韩昭还发现了一本《天工开物》。
那满口仁义礼智信,君子风度的书,不是她现在需要的。
这种旁门左道,根植市井的书才是她需要的。
韩昭正津津有味的看着书上图文并茂的介绍各种手工业,一道人影落下,挡住了照在书上的太阳光,她抬起头。
「莺儿姑娘,好巧啊。是要买花灯吗?」
莺儿摇了摇头,手指着韩昭身後不远的方向:「我家小姐请韩公子到茶馆一聚。」
她也不叫韩昭小灯匠了,很客气的称呼韩公子,因为小姐吩咐她的时候特意叮嘱要客气点。
虽然她也不知道小姐为什麽要请韩公子,难不成是她上次提的计划小姐又回心转意了?
韩昭也很纳闷,无缘无故这贺小姐请我到茶馆是要做什麽?
她合上书,疑惑浮现在脸上:「你们小姐找我所为何事?」
莺儿糊弄她:「公子到茶馆就知道了。」
反正也没有人来买灯,韩昭想了想,把书往怀里一揣,跟着莺儿往茶馆走去。
茶馆隔间里,贺兰君独坐品茗,桌子上放了三五样点心果脯,此时距离吃晚饭还尚有时间,这些点心充饥不至於耽误了晚饭。
自从贺老爷上次被气走之後,就再也没有管过她。
现在贺兰君可以自由的出入,绣娘们也勤劳能干,这段时日一直在钻研技法,研究针法,就只差一个教绘画的画师,而这个难题也即将被解决。
既然那群臭画师们觉得教女子画画有失身份,那她就找一个不轻看女子的画师来。
当韩昭在凉亭前说出那番「将军何必大丈夫」的言论时,贺兰君决定,就是他了。
能说出这番话的人,一定不会因为教学对象是女子就放弃。同为商户也不会对绣娘们报以偏见。
贺兰君越想越合适。
韩昭进隔间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贺兰君愉快喝茶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