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明白姚老师究竟是把自己的学生想得太好还是别的心理,但她十分清楚如果被同学发现,肯定会被抢走。
余新野发呆许久才回神,起身去食堂吃饭。
果不其然她回来时,最喜欢为难他的人气男孩杨启智率先对她发问:“小黄毛,刚才老师找你干嘛?”
余新野沉默着,在心里说关你屁事。
“是不是你家交不起钱,你要退学了?”
说罢,教室里在场的大多数学生笑起来,恶意十分明显且没有道理。
但看到余新野涨红了脸似乎被说中的神情时,杨启智突然有点不高兴,沉默了下来。
实则余新野憋气半天才达到这个效果,为了避免被追问,让他们以为自己默认。
他们学校的晚自习简直不配叫自习,少数人做作业,其他人都在讲小话,打盹,偷吃零食,一片嘈杂。
语文老师走进来:“拿出上次考的卷子,我把最后几题讲了,到时候你们想怎么自习我都懒得管。”
说完她自顾自讲起来,底下也照例无视她。
语文老师刚毕业没几年考进学校,年纪太轻,刚上课表现得很和善,反而被这帮学生欺负。
主要表现在上课不听,她维持纪律被无视,她怒学生笑,她被气哭学生笑得更厉害。
一开始语文老师还会骂几句“别以为你们是为我学,以后考不上高中,你们能单纯开心的日子不多了!”,现在她只负责自己分内的事,讲课给愿意的人听。
余新野属于不起哄好好听课的稀有学生,打心底同情语文老师。
但也因为不从众,加上语文老师有次给了她一本练习册让她回去好好学,后被讽刺孤立得更厉害。
余新野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许多错得多的词语,让学生们读一下。
零星几个有气无力地读过去,突然看到一个词语,一伙人兴奋给加大声音读过去,让老师一脸懵。
但余新野知道,因为这个词是大姐大男朋友的名字谐音,跟班们起哄呢。
大姐大名叫叶萍,每次交男朋友全班都知道,她老是会炫耀,有时余新野还没反应过来她炫耀的男朋友名字又换了一个,据她所知现在的是第四任,每个都不缺吹捧和起哄的。
譬如她男朋友叫先明,当读到词语“鲜明”,她的跟班们就会加重读音起哄,让全班心知肚明被秀。
“……”余新野不理解这种操作,不过确实挺洗脑,叶萍每任男朋友名字她都记住了,顶多对不上字。
读完词语后,余新野发散思维想了想,为啥叶萍这样的也能成绩名列前茅,难道她脑子比别人好?
夜晚熄灯,宿舍里的女生都睡着后,余新野偷偷把兜里的钱拿出来看。
当初好心哥哥给她的五十块她还是用了,现在还剩三十二块五,代表她这星期都会吃得不错。
余新野想起莫名降临到她身上的资助名额,下意识脑海里浮现的就是赵风闲的模样。
她觉得那天遇到的哥哥一举一动温和贵气,穿着和周围也不一样,气质超然,与他们这个小镇的人格格不入。
周末,余新野把同学以为自己“丢失”的书包找了回来,奔出了学校。
她怕自己填错,又花了剩余的钱去打印店复印了好几份资助表。
这样的事当然要告知监护人,余新野父母早几天就接到了学校的电话,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虽然不知道资助人能资助多少,但换个角度看他们以后都不必再打款回来,更省钱了不是?
这话赵风闲觉得简直招笑:余新野父母有一搭没一搭的生活费还是算了,他倒是要看看对方少了这笔支出能不能省成富翁。
一个女孩子,需要的不止是吃饭住宿钱,平时要买生活用品,读书要交资料费,一个月至少要买两身新衣服吧?生理期需要买暖宝宝和卫生巾……
就算她父母能想起每月给钱,那点数额也远远不够。
反正周末余新野问消息的时候,余新野父母抱着减负的心理爽快说了,不过现在线上签合同拍脸很方便,他们都不用回来。
余新野松了口气,把几份资助表全填了,选择字迹最规整的交上去。
资助协议成立,余新野每个月能领到一千的资助费。由于她年纪小没有独立办卡,按规矩说还是得先打给父母。
余新野父母看到金额两眼一黑,对于大人来说一千够干啥?没想到有钱人都玩资助了还这么抠。
但对于初中生而言一个月一千不少了,反正比她爸妈给的多。虽然她知道有了这笔钱她爸妈绝对不会给她额外的钱,但只要他们没兴趣贪一千块,自己的生活也能得到改善了。
余新野就怕她爸妈有了资助费照样“忘记”每个月给他转钱,那她的日子直接雪上加霜比以前还不如。
那时候她也只好主动要钱,以前不主动要是因为她清楚自己的父母就跟依萍的爸一样,明明抚养子女是义务,主动要钱却只能被大骂一顿。
余新野手机里有钱的第一个月,给自己买了双新鞋,把旧鞋背回家里。
就因为她脚上穿了双新鞋,隔天被班上的人气男和大姐大起哄了一天,他们真的很无聊。
余新野听课学习更认真了,以前她学不学父母无所谓,她也无所谓。
就算好好学考上了好高中她父母也未必会出钱给她读啊,所以她当了乖巧的混子,尽本分却不用心。
她现在手里拿的是别人的钱,肩负的是资助人的期望,终于有一个人对她有所期望,余新野好像找到了一点好好学习的动力。
她最喜欢周三,因为只有周三会有一节阅读课。
他们学校的图书馆称不上馆,顶多算图书室,余新野最喜欢进去在书架上找一本书,坐到角落阅读。
没人和她坐一起,图书室不许出声,她能在安静的环境里看完一本薄薄的书。
今天流程一样,令余新野瞠目结舌的是看管图书室的不是即将退休的老师,而是又高又帅的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