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披风送来的间隙,杜成梁随意起了个话头:「近日倒是不曾听说这游船雅集,不知去的俊秀都是何许人也?」
秦寒之:「多为国子监的监生。」
「哦?」杜成梁有些惊讶,「今日才二十四,离休沐还有几日,韩祭酒能让监生们夜不归宿?」
就是就是,好端端的国子监监生怎麽能一个个逃学翘课呢,南淮笙一边揪着门口石狮子的卷毛,一边在心里吐槽,通通都给他回去上课,最好把文仲明和唐孟龙一起带走,参加个什麽雅集。
秦寒之正要开口,杜成梁这话就被刚从尚书府出来准备回王府大扫马厩的王成听了个正着。
王成插话道:「杜尚书有所不知,我家王爷早就去韩祭酒那儿替要参加雅集的监生告假了,就等着今晚带南公子去认认人呢。」
他说完还邀功地朝秦寒之嘿嘿憨笑,结果喜获马厩打扫时长加倍。
秦寒之横眉冷竖:「还不滚回去扫你的马厩。」
天地良心,王成当场苦起一张脸,他这不是替王爷着想,在未过门的王妃面前给王爷邀功吗,王爷为何还要罚他!
秦寒之刚把王成这大嘴巴打发走,转头就见南淮笙直勾勾地盯着他,一双漂亮的笑眼这会儿却湿漉漉地望着自己。
他不知为何心里一慌,一时间竟罕见得有些不知所措,又像让一片羽毛给挠了一下,心生酥痒。
南淮笙没想到这次的游船雅集竟然是秦寒之特地为他办的,他吸了吸鼻子,压下鼻腔中泛起的酸意,说:「雅集上我要是给秦王丢脸了,秦王可别嫌弃我。」
杜成梁也笑呵呵说:「笙儿自幼也没读过几天书,还请秦王多担待些。」
「应该的,」秦寒之说,「南公子心性坚毅又聪慧机敏,稍加磨炼日後必成大器。」
杜成梁听完笑得合不拢嘴,当长辈的自然都喜欢听人别夸自家小孩儿。
反倒是南淮笙给闹了个脸红,拉着秦寒之就要上秦王府的马车。
「急什麽,披风还没送来呢!」杜成梁连忙喊道。……
南淮笙一路上磨磨蹭蹭,最後还是被秦王府的马车载去了无咎河畔。
夕阳将沉未沉,馀晖洒落无咎河上,河面泛起粼粼金光,仿佛有蛟龙潜卧水下。
秦寒之引南淮笙下了马车,抬手朝河面上的一艘人影绰绰的游河画舫一指,说:「今晚雅集之地。」
南淮笙抬眼望去,只见其上已经有婢女在张罗着挂花灯,可画舫在无咎河中缓缓航行,丝毫没有朝这处靠拢的意思,他问道:「船不靠岸麽?」
秦寒之笑了笑,只说:「随我来。」
南淮笙不再多问,跟着秦寒之往岸边走去。
不多时,南淮笙便在秦寒之的带领下乘着小舟登上画舫,船上的文人书生纷纷过来行礼。
「见过秦王。」
「诸位不必多礼,」秦寒之笑道,「今日皆为墨客,诸君只管挥毫泼墨,无需在意虚礼。」
众人自然齐声感谢,别无二话。
秦寒之这才将南淮笙引至跟前,朝众人介绍道:「这位是秦淮南淮笙南公子,不日便要与我等同在国子监进学。」
能受邀来此次雅集之人,不说在秦王面前得了赏识,至少也是未曾恶了秦王之人,众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便明白过来这位南公子定然与秦王关系匪浅,否则何须秦王亲自关照。
只是众人看清秦王引荐之人那张不似凡人的面容时,一时间尽皆失语。
「久仰南公子大名,闻名不如一见,在下有礼了。」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有人反应过来开始与南淮笙攀谈,其他人顿时回过神,自不甘落後,争相与南淮笙见礼。
片刻功夫,南淮笙便直接融入京城的年轻俊秀之中。
只是他这才刚穿越过来没几天,哪里见过这阵仗,一时间都没办法将那些抢着做自我介绍的书生对上名号。
秦寒之见他有些应付不过来,便又道:「时候尚早,我已让人备下酒席,诸位且随意,晚些时候还要看诸位各显风采。」
众人无有不应,雅集雅集,当然舞文弄墨为先,这会儿人还没到齐,他等正可趁着间隙提前酝酿一番,届时也好凑个机会在秦王面前一展才华。
南淮笙随秦寒之到屏风後落座,立刻便有婢女送来茶水美酒与瓜果点心。
他藉机偷偷探头出去朝四周一望,发现这画舫上竟然没有文仲明和唐孟龙二人的影子,难道秦寒之没邀这两人?
想到这里,南淮笙心里刚松了一口气,结果就想起来先前小厮说过已有某府的小姐打听到文仲明会赴此雅集,文仲明与唐孟龙又住在一处,一人要来另一人自然不会落下。
可若是直接问秦寒之,这人定然疑惑他为何要避着唐文二人,万一扒拉出他将《风流绝畅图》当礼物送过去的事来,那他岂不是还要在秦寒之面前再丢脸一回。
南淮笙正纠结,忽然听见有人提起文仲明,他连忙竖起耳朵仔细听去。
「听闻此次雅集,那位姑苏文仲明也在受邀之列,不知是哪位兄台?」
「倒是尚未见到。」
「姑苏文仲明,可是那位诗文书画无一不绝的奇人?」
「正是这位,据说这位与姑苏另一位才子此次被点入国子监,来年便要参加大比。」
「可是姑苏唐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