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银子还没花出去,路子就已经被堵住,南淮笙好没滋味地撇了撇嘴,最後又找补道:「这酒定然没有聚云楼的好,回头我让楼里给世伯酿点什麽江南烟雨丶长河落日的,保管世伯再不想这牡丹。」
李太玄一听就好奇了,问道:「这两样又是什麽酒?」
杜浦也说:「我也未曾听过。」
南淮笙一本正经地说:「烟雨时节取天水所酿之酒便是江南烟雨,长河日落时分取草露所酿之酒便叫长河落日。」实际这都是他胡诌的。
李太玄和杜浦却信了他的邪,满脸期待地说:「几时能酿好?」
南淮笙乾咳一声,心虚地说:「等我想好酒方子就能酿好。」
李太玄:「好你个世侄,竟这样勾我的酒虫,下回再去喝酒定不带你。」酒中仙显然大失所望。
南淮笙可听不得这些,立刻转移话题朝杜浦问道:「想来杜兄和世伯未曾见过才是,方才又如何认出了世伯?」
杜浦微微一笑,说:「在下早先有幸见过李侯的画像,前几日又正好从别处听说李侯要下江南的消息,只是没想到果真是李侯当面。」
他方才出言相认倒不是真认出了李太玄,只是瞧着对方形貌与画像有几分相似,又被吴大志纠缠所以上前搭话使的权宜之计而已,万万没想到这一遭就碰上本尊了。
南淮笙:「听杜兄之言是认识那吴大志?」
而且杜浦先前还说给大皇子写信来着,要是忽悠吴大志的还好,可若杜浦当真跟大皇子有什麽关系,那他就要像个法子把对方拉到秦寒之的阵营来了,不然以後成了敌人那他不就亏大了。
杜浦说:「对此人有所耳闻而已。」
南淮笙:「还请杜兄详说。」
刚才这姓吴的敢自称大皇子表兄,想必和吴太师一脉还有几分往来,他们一行人前两日才逃过一劫,如果洛阳的吴家再来发难,那还真有些烦人。
这时,李太玄也放下酒碗朝杜浦看了过来。
杜浦解释说:「洛阳吴氏一脉与当朝吴太师一脉本为同宗,不过已经快出五服,只是洛阳乃吴氏发家之地,吴氏的势力在此处盘根错节,算是当地豪强之一。吴大志是吴氏这一任家主的孙辈,其欺男霸女的恶名在城中少有人不知。」
看来这吴氏就是洛阳地头蛇了,南淮笙有些担忧地问道:「这吴氏在洛阳势大,我等倒是过几日一走了之便可,但杜兄今日为我解围,後面可会被那吴大志藉机为难?」要是真如此,他离开之前得像个办法把这个隐患解决掉。
杜浦却不甚在意地摆摆手,说:「南小兄弟不必介怀,我住在姑父家中,吴大志不敢因这等事乱来。」
南淮笙:「为何?」
杜浦不再解释,只说:「过几日便是中秋,城中届时会有赏月会,两位若是不急着南下,不如与我去姑父府上小住几日,在下也好与两位共赏明月。」
李太玄朗声一笑,二话不说便应下。
南淮笙见状当然不会拒绝,正好车马坊那边几名受伤的侍卫需要休养一段时日,而且他要是能趁这次机会搞到一本李杜诗集的编者挂名,那可就赚大发了,毕竟赏月会什麽,一听就是适合赋诗的好日子。
事情定下後,南淮笙让小二送了些洛阳牡丹和好菜去车马坊犒劳侍卫们,又让带路的车马坊夥计告知崔二他与李太玄的去寻,三人这才随杜浦去了他姑父家。
马车在一座府门前停下,南淮笙一下车便看到府门的牌匾上写着「同知府」三个大字。
原来杜浦的姑父是洛阳同知。
【作者有话说】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幼年丧母,父再娶,由姑姑和姑父抚养长大,其祖父杜审言为「文章四友」之一,其外祖母是李世民的曾孙女。
感谢在2024-03-3000:33:07~2024-03-3023:57: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漠殇雪34瓶;ndyr2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5章牧野闻歌
落日时分,南淮笙刚与李杜二人用过晚膳,便见府中下人引了苏驰过来。
「公子,事已办妥。」苏驰神色舒畅自得,显然出了一通好气。
南淮笙想起之前从杜浦那儿听到的消息,说:「那人背後是洛阳吴氏,与吴太师一脉沾亲带故,若是上回偷袭的刺客还有同夥在外,说不定会勾结洛阳吴氏对我等再次出手。」他提醒道,「我和李世伯打算中秋後再南下,这几日有劳你和弟兄们提高警惕。」
苏驰眉头一皱,问道:「我再调几个弟兄过来保护公子?」
南淮笙摆摆手:「不用,有你在便可,此处是洛阳同知府上,吴氏断不敢进来闹事,那些刺客自然也不会,否则行刺朝廷官员的事可瞒不了朝中。」
就是吴太师在朝堂上呼风唤雨,那也是有几个对手在的,别人不说,至少三皇子的外祖父乔太傅和五皇子的外祖父方太保都会乐得藉机踩他一脚。
所以只要吴太师没疯,就不会让手下之人做这种冒险之事,毕竟对方想要他的命不过就是为了断秦寒之一条路,让他外祖父和秦寒之彻底翻脸。
不过南淮笙倒觉得这只是对方走的一步闲棋,他若是真的出事,对方自然坐收渔利,但若是逃过一劫,想必对方也不会觉得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