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七零年代小村姑 > 第351章 观念桎梏(第1页)

第351章 观念桎梏(第1页)

谢晚昨晚就看了一本市场经济的书,因为跟她自己的专业相差太远,她完全是囫囵吞枣的看完的。

让她讲那些理论,她自己都是一知半解,还是讲不清楚。

心里琢磨一下后,决定还是根据自己后世的经验,随便讲讲吧。

“各位外贸系统的领导和同志,先我要声明一下,我在商业和经济领域确实只是个外行。

刚才张秋山同志介绍的港城交易会取得的成绩,更多的应该是你们工作的成绩,我只不过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随便出了些鬼点子。”

谢晚说到这,下面的同志们都笑了起来。

这段时间,关于张秋山他们是如何卖出去卖不掉的辣椒和茶叶的故事,整个川省的外贸系统,都传遍了。

说实话,大家听了,并没有觉得多神奇,但却会一拍脑袋说,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呢?

为了卖辣椒,做成油辣子,再摆个面摊,这真的没什么稀奇的。

将茶叶,包装成长寿茶,更是普通,很多人都心里觉得,谢晚可能还真的就是运气好,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甚至今天外贸系统的领导如此兴师动众的要求大家都来听谢晚上课,很多从事外贸工作多年的同志,心里是不服气的。

尤其是看见谢晚只是个小年轻,自己也承认自己是外行以后。

谢晚谦虚完以后说道:“

既然张科长一定要我讲一讲,那我就以这次港城交易会的案例,跟大家说说我当时的想法吧。”

会场暂时的安静下来。

谢晚说道:

“我理解中的商品交易,无外乎是一种供求关系。

客户需要什么才会去买什么。

但是吃穿住行方面的东西其实都是外商需要的。

辣椒和茶叶就摆在那里,为什么外商不肯买呢?”

谢晚故意停顿了一下,不少人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谢晚问:“是我们卖得贵了吗?”

张秋山摇头,主动说道:“我们后来的成交价格,是最初定价的十倍,肯定不是价格的问题。”

谢晚继续说:“据我了解,咱们国家的商品,在出口时,在价格上都是很有优势的。

所以我也觉得不是价格的问题。

而且,我觉得咱们不能总走低价的路线,要知道,咱们自己也缺物资,低价就必须走量,才能赚到足够的外汇,咱们太吃亏了。

所以,我就想,为什么外国人的东西,都能卖高价呢?”

这时下面有人抢答了,说道:“人家的东西好,有名气。”

谢晚肯定了那位同志的想法,但话锋一转道:“我个人觉得,除此之外,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因为,辣椒,咱们的质量不会比别人差。

至于名气,是需要积累的。

我觉得,人家卖得贵,卖得好的原因,可能还有人家给商品增加了高附加值。

并且具有一定的稀奇性,这样才能卖得又贵又好。”

现在国内还完全是计划经济时代,很少有人去思考高附加值和稀缺性的问题。

现在的商品属性,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讲究的是实用,耐用,不稀罕那些花里胡哨的附加值。

关于稀缺性,大家都能理解,但国内的定价都是统一的,再紧缺的商品,你不能溢价销售,买不买得起,只看你有没有票。

谢晚点破了这一点,强调道:“咱们做外贸交易,肯定不能按国内市场的习惯来。

而应该参考国际市场,别人是怎么做的。

否则,吃亏的就是咱们。”

谢晚不敢将话说得太明白,但点到这,许多聪明人都已经懂了。

就连几位坐在下面的领导,都开始思考了起来。

谢晚为了尽量不被人抓住错误,仔细的分析起了“老川妈油辣子”的案例。

不少的人都豁然开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