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动手了,随行官员再也没有人敢开口阻拦。
他们纷纷眼观鼻鼻观心,站在原地,目送着宋明稚和慕厌舟走上了那座小丘,而远处那座村庄,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二人眼前。
宋明稚没有再靠近池塘。
反倒是蹙眉,看向远处那座村落,就像刚才发现有它的存在般疑惑:“那是……”
旱情这回藏也藏不住了。
远霞县的地方官瞬间便面无血色。
有了方才的那个人在先,他们只能装糊涂,远霞县的县令哆嗦着走上前,磕磕绊绊地回答道道:“可,可能是,是荒村?”这话他自己都不信。
慕厌舟的心情本就不妙。
见此情形,他脸色变得愈发难看:“走,我们过去看看。”
话音落下,他便带着宋明稚一道,朝着那一座村庄而去,再也没有看周围那群官员一眼。而这群人,也只得咬紧牙关,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身为暗卫宋明稚很少离开皇宫还有京城,这是他头一回亲眼看到旱灾时的场景:
眼前这座村庄面积不大。
紧邻着京城的它,原本热闹繁华,如今却已经人去楼空。整座村庄早已陷入了死寂之中,只有夏日的炙风,还在卷着片片尘土,在地上游走……板结的土地之上,更是连半棵杂草都不长。
慕厌舟叫来了户部的官员:“你们几个现在去挨家挨户找找,看还有没有人在这里,之后就留在这里,负责查勘灾情。”
此时的慕厌舟表情格外严肃。
但是有方才的那件事在先,周围竟人没有一个人对此产生怀疑:“是,殿下!”同时悄悄抬起手,擦掉了额间的冷汗。
慕厌舟的“朽木”之名实在太过深入人心。
虽说进入户部后,他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但是在崇京城内翻阅文书,与来到这里勘察灾情却有着天壤之别。在此之前,这群人皆默认慕厌舟会因为躲避苦累,自己待在远霞县内,而将其他的事情交给手下的人做……而他们,只需阳奉阴违一番就好。
意料之外的是——
慕厌舟还没到远霞县,居然已经亲眼看到了灾情!
他虽是个纨绔,但又不是个白痴。
如今已经亲眼看到了这里的场景,自己就算想要瞒报,也要掂量掂量了……
此时已经快要到正午。
太阳将大地烤得滚烫,人在屋外几乎待不了多长时间。吩咐完这些之后,慕厌舟便欲回到马车。然而,随行官员这口气还没有松完,慕厌舟的声音已经再一次传到了他们的耳边:“对了,察勘过后记得将文书誊抄一份,快马加鞭送到父皇那里去。”
户部官员被他吓了一跳:“啊?告诉陛下……”
慕厌舟握了握宋明稚的手,眼底终于又有了笑意,“此事父皇定也在关心,查清楚之后,自然要报到他的面前,”说着,又朝宋明稚看去,“阿稚,你看我说得对吗?”
同时,向着对方眨了眨眼。
宋明稚立刻认真答道:“殿下所言极是。”
他强压下眸底的笑意,努力保持严肃——什么关心灾情?齐王殿下这分明是在故意给皇帝,还有严元博添堵。
宋明稚发现……
相比起史书上那个“楚文帝”。
似乎还是眼前这个齐王殿下,更有意思一点。
等等,我这是在想什么……!
反应过来自己在评价齐王后,宋明稚立刻清了清嗓子,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压回了心底。
-
途中虽然遇到了小插曲,但一行人还是赶在正午之前到了远霞县内,与计划里一模一样。
远霞县临近京城,曾经也算是个繁华之地,城内的道路上,整齐铺着一层青石板,并没有多少裸露在外的土地。乍一眼看去,除了满地的尘土外,很难发现这里有遭了旱灾的迹象。
远霞县的县令早早为两人安排好了住处,将他们送到了城内一处别苑之中。
慕厌舟一进门,便蹙起了眉——
“咳咳……”
“好大的灰啊。”
远霞县的县令自然不敢怠慢两人,但是许久没有下过雨的远霞县,灰尘也比往常大了许多。明明早晨刚才派人收拾过的宅院,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地上还有桌上竟然又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宋明稚也忍不住轻轻地咳了两声。
此行的所有人,都住在这座别苑,此时他的耳边一片喧闹。宋明稚不自觉走上前关上了窗户,接着道:“殿下去忙便是,我稍后叫人进来收拾。”
说着,他便朝着四处观察了起来。
——身为王妃,宋明稚于情于理,都不用跟着慕厌舟一道前去勘察灾情。之后的几天时间,他只需要安静待在这里,不给慕厌舟拖后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