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以前相比,记忆力确实提高了不少。
记忆力提高,这对需要背诵许多医书的赵想来说是好事。要知道医书大多数都是比较难背的,要还是穿越前的记忆,无疑会加大他学习的难度。
师父抄给他的医书,赵想都有好好收起来。等以后有机会,就让人打印出来,把它们上交给国家。
他师父虽然愿意收外姓弟子,可不代表他愿意把自己祖传的医书上交给国家。
可能是他们这一代人还比较重视血缘传承吧!
不过他相信,有了自己的开导,未来师父肯定不会再重视血缘传承。
比起血缘,他相信师父更愿意让家传的医术发扬光大。
毕竟他要是不收外姓徒弟,这家传的医术就得失传了。谁让张百草的两个孩子,都对祖传的医术不感兴趣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国家好多传承都是因此而断掉的。
即使是在赵想穿越来的时间点,国家好多传承都找不到传承人了。那个时候谁还会想到血缘啊,只想着有人愿意跟他们学就不错了。
关键是到了后来,师父愿意给徒弟钱,人家都不愿意学了啊!
所以好多传承消失了,国家也无可奈何。
对此赵想也没好办法,因为一门技艺要学会,需要的时间太长太长了。
而且要传承,就要消耗时间学习。可后世哪里有时间让年轻人放下心来学习。
大家都要吃饭,要养家。学这些东西就无法赚钱养家生活,因此哪怕大家对此很感兴趣,也没有时间去学习的。
所以最后传承会消失,和时代是有一定关系的。
未来社会太卷了,大家不好好赚钱,连生活都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赚钱自然也是被放在了首位。
赵想知道张百草的家传的医术厉害,所以不希望张家的医术消失,便想着把张家的医书捐给国家,这样国家就成了传承人,也不用担心张家的医术失传了。
虽然以后那些学习张家医术的人不会打着张家的旗号,但是和失传比起来,旗号好像又不是很重要了。
当然赵想这么做之前,肯定会得到张百草同意才会干的。他又不是白眼狼,捐赠医书不问师父,但凡是有点良心的人都干不出这种事。
显然赵想不是那种人,所以他会在经过张百草同意后再做。
现在这些事都不急,等未来社会相对稳定了,他再帮师父系统地整理张家的医书。
早饭煮好后,赵爷爷赵奶奶也回来吃饭了。
这个时候才八点多,大多数村民也都回家吃饭了。
随着春节过后,蜀省的天亮时间越来越早,大家都会先去地里干活,等家人煮好饭后再回来吃。
夏天更是五点就起来干活,八点多回来吃饭,吃完饭再去地里干到十点左右就回家休息。
等下午太阳下山后再出门干活,避开了一天之中太阳最大最热的时候。
现在春天,天不热。大家基本上是干一整天的活。
春天本就是一年之中最适合耕种的时节,因为大家的任务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