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秘方的意思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方外观的弟子,会用那么破的刀吗?”

金宝拖着腮想了想,实话道。

“确实,切萝卜都嫌钝了点。”

秦九叶很是沉默了一阵,许久才站起身走出了中厅。

她一路溜着墙根来到东边的小厨房,留意司徒金宝没有跟过来,这才走到灶台旁,在那被柴火熏黑的砖块缝隙中摸索了一阵,小心取出一个扁盒子。

盒子是城里仙客缘点心铺好几年前卖过的礼盒,是她十岁生辰的时候阿翁买给她的。小小扁扁的盒子里装了十二块点心,她现在还能记得它们的样子和味道。

点心吃完了,盒子舍不得扔,就拿来装宝贝的东西。

就现阶段来说,秦九叶手头最宝贝的东西就是银子了。

她攒了多少年的银子啊。

心中一阵绞痛,她颤颤巍巍从那里面挑了小小一块捧在手里,又清点了一遍盒子里剩下的银子。

九十四两八钱,好不容易快凑到一百两,如今少了一两,又迟迟没个整数了。

不到万不得已,她宁可忍饥挨饿,也是不愿意动这里面的银子的。

她也没想到,熬过了整个冬天,竟然在春天快来的时候遇到了开年的第一道坎。说来也是因为朝廷从去年年尾开始便暗中动作起来,明面上说是要重修堤坝河道,实则是要将整个焦州一带的水路漕运牢牢攥在手中。

这样的动作,若是直接派出军队显得有些兴师动众,反而容易激化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民间入手,找些现成的、趁手的“刀”来用。所以归化江湖门派作为棋子便成了首要选择。

在外有封地的襄梁皇室一直不安稳,前些年地方战事不断,江湖势力借机发展遍布四方,在地下战场做起事情来不要太方便。可如今不知是否因为有一股看不见的风吹了起来,江湖中人个个都谨慎不少,能躲则躲、想尽办法同官府的人划清界限。

如此一来,莫说打打杀杀、你争我夺,就是寻常切磋拜访都是能免则免,她的偏门生意自然也受了影响,已经接连月余都没有多少银钱入账,靠果然居卖药的那点钱早晚饿死,如今只能吃点老本了。

原地心酸了一阵,秦九叶将盒子盖好,小心放回了原处。

她不是个喜欢赌的人,因为她很吝惜自己那点本钱。但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如今小心也驶不得万年船了,横竖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既然都是难过,不如赌一把。

赌她到底能不能从那少年身上捞回本来。

捏着那块有些硌手的银子,她转身出了果然居。

秦九叶不知道的是,她前脚方才离开了药堂,那浑身贴满伤药的病患后脚才从窗口缩回脑袋、挪回到了床榻上。

今晚这米应该是能落肚了。

李樵长出一口气。他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吐纳调息了。

糠米与凶宅

今日晌午过后的九皋城看起来有些热闹。

冬去春来,去旧迎新。家家户户都从蛰伏了一冬的窝里爬出来添备新粮,四条子街的丰年米行生意红火。

秦九叶隔街看了一会,挑了个人稍少些的时机,走进米行。

门口的几口米缸已卖空,几个伙计正抬着米袋重新添米。晶莹润白的米粒颗颗坠下,落在秦九叶的耳朵里堪比击玉之声。

“陈米有吗?米糠多些也行。”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喂鸡用的。”

米店伙计瞧她一眼,说话的嗓门又大又亮。

“客官,今年入春雨水大,新米都不好存,就别说陈了大半年的米了。这米可不是旁的东西,霉了吃下肚可是会死人的。咱家是正经米行,可不能做这种亏心事。”

伙计说得义正严词,仿佛先前往米里掺沙子的不是他家一般。

秦九叶很饿,没有力气拆台,背着手缓慢踱着步。

“我再看看,再看看。”

伙计片刻也不停留,转身就到别处忙活去了。

去年是个丰年,按理说米价应当不贵,但不知为什么,从半年前开始,这米价便一直居高不下。秦九叶听老唐提过,说是沣河下游的水匪作乱,许是又要打起仗来了。河运受阻,娄县的米粮不好运过来,整个九皋都没多少新米,很多店都私下拉了库里的陈米出来卖,价钱还抬着不放,只想着将来年的店面钱都赚出来。

想想老唐为人,虽然又抠门又窝囊,但店里从未卖过陈茶。就是茶不好,最多也就少收些钱,绝不会干那以次充好的勾当。

所以老唐和她一样穷得叮当响,四十好几的年纪也一直孤身一人。

或许再过二十年,她就是下一个老唐。

一会的功夫,门口摆着的几袋米又被一扫而光,伙计又补上几袋,秦九叶凑近前、小心捧起一把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一股清淡的甘甜气味直往鼻子里钻,令她有些出神地回味。

欸,就算不是刚下来的新米,这米同她吃得可不是一回事。果然居里的秕糠,便是只有些骨气的鸡都不愿吃一口的。

米店伙计眼尖得很,见她抓着米不松手,连忙凑了过来。

“客官要来些这米吗?价钱不贵,斗米不到三百钱。”

秦九叶一阵肉疼。

她熟知最近的米价,这伙计报的价钱在这条街上确实不算最贵的,可她何时吃过这么贵的米?别人嘴里的“不贵”和她这里的“不贵”,从来不是一个标准的。

“这是去年娥绿江以南的米,就剩这些了。客官是知道的,那边的米如今可不好吃上,若非运过来的时候受了点潮,不然可不是这个价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