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看了看贾琰送的白玉美人觚,质地细腻光泽,心中也很是喜欢,便嘱咐丫鬟将着一对美人觚摆在自己房中。
扇子便先收在库房里,明年春日里再拿出来,那时桃花便开了,正是相配。
又想着明日要去迎春她们那儿,也应提前备些礼物,便又吩咐从林府带来的丫鬟雪雁她们将她从林府带来的那幅白玉棋盘拿出来,听说迎春姐姐平日里喜欢下棋,想着她会喜欢。
又听探春擅长诗词,书法,便让丫鬟拿来她那本云山先生的诗集,打算送给探春。
拿出崔先生做的画,想着送与惜春,又想着昨日元春姐姐也派人送了礼来,又细细挑了礼物派人送去。
——
第二日黛玉便带着礼物前去见三春,迎春她们正由教习嬷嬷带着上早课,便随着丫鬟到一旁等待,等待间想到祖母说让她先歇息几日,再与几个姐妹一同上课。
这样想着也不由仔细听着三春上课的内容,过几日也有个准备。
三春并没让黛玉等多久,不一会也下了课。迎春不好意思地说道:“让妹妹等久了,竟忘了与妹妹说晚些时候来。”
黛玉与三姐妹见过礼,说道:“不怪姐姐的,是我想要早些过来,正好见见嬷嬷是如何上课的,日后来上课也好适应。”
又将准备的礼物一一递给迎春她们说:“初见姐妹们时,我便觉得心中欢喜,特意挑了些礼物给三位姐妹,姐姐可不要嫌弃的好。”
迎春等人收了礼物,又看礼物都是自己喜欢的,更觉黛玉行事妥贴,竟会仔细记得她们每人的喜好,不由得对黛玉更加亲近些。
迎春邀请众人去她屋里坐坐,她亲自研制了一种花茶,花茶味道回味起来清新而不浓郁,喝过后口中总会有一股淡淡的花香,一整天味道都不会散,想要众位妹妹与她一同品赏。
众人欣然前往,尝过那茶后都觉迎春的话不假,喝起来确实别有一番趣味。
迎春也大方,乐得妹妹们喜欢,每人给包了些回去。
元春亲事将近
自从与三春她们一同品过茶、赏过诗,黛玉与三春关系日益亲密起来,尤其是与贾迎春关系最好,现如今黛玉已将贾迎春当成亲姐姐看待,时常一起说话下棋。
转眼间,黛玉已在荣国府住了二个多月,京城的冬天也冷了起来。
京城的冬天十分冷,冬日里出门寒风就像刀子一样割的人生疼,对于从小生活在南方的黛玉来说是十分不适应的。
刚进入到十月时,气温骤降,黛玉就病了一场,不说初来京城的黛玉不适应这儿的天气,便是土身土长的京城人士,对于突变的天气也有不适应的,因此受了寒。
自从黛玉受了风寒,贾琰心中不放心便时常来探望。这不,今日打帘的丫鬟见了贾琰便高兴地通传二爷来了。
贾琰进了屋看见黛玉斜躺在床塌上,上前关切的询问道:“妹妹如今身子可好些了?”
黛玉撑起身子回道:“外祖母已为我请大夫看过了,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再多休养几日便好的差不多了,劳烦二哥哥关心了。”
贾琰听了笑着说道:“好些了便好,妹妹初来京城,想必是不适应这儿的天气,我看今年府上送来了许多上好的皮毛,明日便让祖母给你做两身厚实些的衣服,穿上也暖和些。”
黛玉答道:“昨日外祖母便派人做了,想着过几日便能做好了。”
贾琰听了也道:“祖母做事一向周全,冬日里天寒有什么缺的用的尽可以和祖母说。”
两人这厢说着话,丫鬟们又通传二小姐来了,贾迎春进来看见贾琰也在这笑着说:“妹妹这一病,可是让我们好生担心,别的不说,我看琰弟便是每日都要来探望一回,可是衬的我们不上心了。”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贾琰笑着给贾迎春拱手行礼道:“姐姐快别打趣我了,林妹妹自幼身子弱,且父母亲人不在身边,住在我们家中理应多关心些。”
贾迎春不与他争辩,便是住在贾府论起来也不需要他操心,但也不再多提。
林黛玉知道贾迎春并没有其他心思,只是打趣她们两人罢了,也并不放在心上。
贾迎春并不是空手来的,听说黛玉夜里总是咳嗽睡不安稳,还特意带了止咳的梨膏来,交给一旁的紫鹃嘱咐她每晚睡前冲给她主子喝,有止咳安神的效果。
紫鹃收了东西,替自家小姐谢过二小姐后便将东西好生收好,晚上冲一些给自家小姐喝。
……
三人又在一起说到元春大姐姐的婚事,贾元春的婚事定在了年后正月里,梁家已经派人将聘礼抬了过来,一应规矩礼节走完,就等着年后娶媳呢。
贾府最近不论主子还是下人都忙得很,正赶上年关很多事情都要办,更何况贾府的嫡出大姑娘就要出门了,又是一件大喜事。
王熙凤和李纨忙得不可开交,最忙的还要属王熙凤,她是管家理事的一把好手,性格强势,做事利索。
出生书香门第,性子软和的李纨是不如她的,平日里大事还是由王熙凤一把抓。
只看她在院中发号施令,嘱咐人将年节日用的东西提前备出来,又问管着衣料布匹的婆子府中主子们冬日的衣物都发给各房了没,下人们进进出出,人多而不显杂乱。
刚坐下来喝口茶,又见人来问今年府中下人的月钱赏赐有什么章程,王熙凤又安排月钱与往年一样,又想着今年日子冷些,便吩咐给下人发的衣物布料加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