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秀手里还有干菜沫,也顾不上洗,忙走出来,“咋了?”
小桃冲她招招手,香秀走过去,被她塞了两个煮熟的鸟蛋,正当她愣神时,小桃拉她坐到旁边的凳子上。
“嫂子,采茶你去不去?”小桃手上剥着蛋壳,脸往香秀那凑,眼神询问。
香秀将鸟蛋搁在桌上,她问,“去哪采?”
“就下河的村子,那边不是有座茶园,就五更天去,见了日头回来,给十文钱,”小桃一口吃完了鸟蛋,拍拍手上的碎壳说。
香秀自然答应,小桃便笑起来,立马起身,“那嫂子明早我来寻你啊,叫我哥送我们一程。”
“小桃,你留在这吃,”香秀忙拉了她的手,“我烧顿干菜焖肉给你吃。”
小桃也爽快,“那我回家说声去。”
等她从家回来进门,福妞在院中领着小鸡走路,水生洗着沾满泥的鞋子,看了一眼便说:“你坐会儿,今天吃肉的日子正巧被你赶上了。”
“那是我有口福,”小桃拿了一碗油豆腐,稍稍挽了袖子进灶房去,“嫂子,我来给你打个下手。”
屋里弥漫着一股香气,香秀刚煸好了五花肉,煸的出油,放了干菜一同下去炒。连乌陈陈的干菜也染了油色,才上锅蒸,蒸足时候焖出来的肉软却不烂,干菜可口。
小桃等它等的口舌生津,好不容易蒸透了,端着一碗白米饭,夹了一块沾满干菜的五花肉,肥瘦相间。
皮糯糯的,而里层夹的瘦肉又很酥松,一口吃的满嘴流油。
“这比我在何四家吃酒时还要好,”小桃不吝啬赞美,这肉着实好吃。
水生嫌弃她,“那练练你的手艺,别再把好好的肉烧焦黑了。”
福妞不解地望向小桃,她有理有据地说:“炭才是焦黑的,肉不是黑的。”
小桃厨艺不佳是事实,她恨恨地戳起一块肉,自己吃了,又夹了一块到福妞碗里,“吃你的去,小孩吃饭不要说话。”
满仓嘀咕:“大哥先带头的。”
“你说的声音能再大点不,”水生斜眼。
满仓说:“吃菜吃菜,不要说话。”
他头上挨了一筷子立马就老实了。
这顿饭吃的大伙有点撑,眼下白昼渐长,黑得晚,吃完了水生拉着香秀出门消食。
村里有一片荷塘,此时荷叶莲莲,荷包只露出花苞来。
水生拨开岸边的荷叶,蹲下说:“阿秀,你来瞧,有鲤鱼。”
香秀挽了飘飘的裙摆,也凑过去瞧,荷叶底下有几尾小鱼游来游去。
她瞧了瞧,有虫子飞到她面颊上,两人便没再继续,沿着这片荷塘慢慢走。
水生还逗趣地摘了顶荷叶放她头上,香秀拿下来,他又去牵她的手,前后晃着。
两人就这样慢慢走着,走了很远。
【??作者有话说】
推荐大家看一部纪录片,叫做《鲜生史》,第一季关于鲁迅先生文里的绍兴地方美食,很有风味人情,搭配着《鲁迅笔下的绍兴菜》这本书,色香俱全,只差个味了。
本文背景虽然架空,不过也参考了些,边看边做些笔记嘛,希望大家能来浙江玩的时候,也可以去尝试下有些美食呀:-D
第12章粢饭糕
◎乌米饭◎
西河镇遍布茶园,茶园又出茶山,茶山种的大多为绿茶,清明前摘为明前茶,清明后到谷雨这段日子间为雨前茶。
来下河村摘雨前茶的人不少,黑压压的河面,迎头便能碰上几只吊着灯笼的渔船,微光闪闪,一同停泊在岸口。
香秀腰间侧背着只小竹篓,从船上下来,小桃打着哈欠说:“谁有那样好的眼力,这天黑的采了粗茶也不晓得。”
水生将船绑在木杆上,提着盏灯笼从船头跳下来,“少说些话,山上少不得有火把,你只管摘就是了。”
他还得下田,只送香秀到山脚下的茶树边,把灯笼给了她,嘱咐,“吃不消明儿就不来了。”
“摘个把时辰罢了,你回吧,”香秀低声说,四处皆是人影摇动,偶尔有打着灯笼的妇人走来,她便没有多说。
水生走了几步又回头喊,“等天亮了我再过来接你。”
小桃回:“别光接嫂子啊,不然我得游回去。”
她又挽着阿秀的手上了山,在管事那领了根红签,在黄莹莹的火把下拨开茶叶,摘下叶片卷拢的芽头。
采茶并不是件易事,摘的久了,手指甲疼,到处有飞来搅扰的蚊虫,那吸血的蜱虫还会叮在裸露的皮肤上。
小桃拂开一只飞蛾,手下动作不停,跟香秀抱怨道:“这儿蛾子咋这样多,刚咬的我腿上痒的不得了。”
“你明儿带个艾草香包来,挂身上就好些,”香秀不大招虫子,边掐断了茶叶芽头,微微侧身给小桃出主意。
“怕是没用,我最招虫了,”小桃苦恼得很,又拍死只小虫,她也不再说话了。
摘了约摸两个时辰的茶,手指头都染黑了,摘了满满两个茶篓子。香秀把签子还给管事,拿了十个钱,一只手心将将包拢。
水生早早赶了船来接她们,划着桨问道:“摘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