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那样的想法,李刚像是换了一个人,开始对儿子李天华严厉起来,尤其是在各种规矩的培养上,他铁了心要让儿子把这些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明明白白地刻在心里。他深知,良好的习惯和品德是孩子成长的基石,而这一切,都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抓起。
每天清晨,天边才刚泛起鱼肚白,李刚就已经轻手轻脚地从床上爬起来,生怕惊扰到还在睡梦中的家人。他走进厨房,熟练地系上围裙,开始为儿子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
煎锅里的鸡蛋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李刚一边忙碌,一边时不时地抬头看看墙上的时钟,心里默默计算着时间。等一切准备就绪,他才来到李天华的房间,轻轻敲敲门,温和却又不容置疑地说道:“天华,该起床了,可不能赖床哦。”
一开始,李天华还会嘟囔着再睡一会儿,但在李刚的坚持下,也只能不情不愿地从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洗漱完毕后,父子俩坐在餐桌前,李刚便开启了餐桌礼仪的小课堂。“天华,吃饭的时候不能吧唧嘴,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还有,不要随意翻菜,只夹自己面前的就好。”李刚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示范,李天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努力学着父亲的样子。
出门前,李刚会提醒儿子:“去和妈妈还有妹妹说再见,要记得礼貌。”
李天华乖乖地照做,清脆地喊着:“妈妈,妹妹,我去上学啦!”
放学回来,李天华也会第一时间跑到厨房,跟正在忙碌的李刚报备:“爸爸,我回来啦!”
李刚深知,尊重长辈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所以他特别强调爷爷是必须要尊重的,父亲的话是必须要听的。为了让爷孙俩多见面,重新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李刚还专门挑了个周末,带着李天华来到父亲的老房子里做午餐和晚餐。
一进老房子,李天华就有些不自在,他小声嘟囔着:“爸爸,我还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呢,来这儿多耽误时间呀。”
李刚蹲下身子,耐心地看着儿子的眼睛说:“天华,这可是增进你和爷爷感情的好机会,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在厨房里,李刚让李天华帮忙洗菜,自己则在一旁切菜。他一边忙活,一边给儿子讲自己小时候和爷爷的趣事。“你知道吗,爸爸小时候,有一次和爷爷去田里干活,不小心迷路了,可把爷爷急坏了……”李天华听得入了神,手中的菜也洗得格外认真,原本的不情愿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些故事的好奇和对爷爷家的期待。
吃饭时,李刚会引导李天华给爷爷夹菜,主动和爷爷聊天。一开始,李天华红着脸,小声地说:“爷爷,您吃菜。”
声音小得像蚊子嗡嗡叫。李强笑着摸摸孙子的头,眼里满是慈爱。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多,爷孙俩渐渐又变回了之前那样。李强会给孙子讲过去艰苦的岁月,讲自己年轻时如何努力打拼;李天华也会兴奋地分享学校里的新鲜事,比如哪个同学闹了笑话,今天又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教导,李天华的变化显而易见。他变得规矩多了,以前走路总是蹦蹦跳跳、横冲直撞,现在会稳步前行;和小伙伴玩耍时,也懂得了分享和谦让。对爷爷,他更是尊敬有加,再也不敢颐指气使。
看到儿子的转变,李刚心里有一丝欣慰,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但同时,他又变得不痛快起来。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方式,竟和当年父亲对自己的如出一辙。
他想起小时候,父亲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吃饭时坐姿不端正会被斥责,作业没做好会被打手板。那时的他,每次被教训后,心里都充满了怨恨,甚至每次被打都有种离家出走的冲动。可如今,自己竟也走上了这样的老路。
他开始反思,一直被自己诟病的父亲,以前好像也没什么做得不对的。在那个物质匮乏、教育资源有限的年代,父亲或许也只能用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来教导自己。也许在孩子没长大之前,适当的约束和教训是必要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确实需要一些规矩来引导。但过度的严厉,又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
李刚暗暗告诉自己,以后在教育儿子时,要把握好度,既要立规矩,也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理解。他想起有一次李天华考试没考好,自己大发雷霆,现在想来,或许更应该和儿子一起分析问题,给予鼓励。他决定,以后要多和儿子沟通,了解他内心的想法,用爱去陪伴他成长,不能让儿子重复自己当年的痛苦,要让这个家充满温暖与爱,成为孩子心灵的避风港。
喜欢我是你爸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我是你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