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庆妃捡漏攻略(清穿)免费阅读 > 第100章(第1页)

第100章(第1页)

这皇帝儿子肯定又是为了他那十全皇后媳妇来的了。

太后淡淡道:“名册是没问题的。只是原来在潜邸服侍的陈贵人为何没有晋封?好歹是潜邸旧人,皇上多顾惜些旧人吧。”

弘历在脑海中回想陈贵人,非常模糊的印象,应该是个很平庸的女子吧。他轻易不会想起她。

但她既是潜邸旧人,提拔她为嫔也说得过去。

于是就道:“皇额娘说得有道理,朕会添上陈氏的名字。”

太后点点头,随口问起了魏贵人,“这位是谁?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

原来的柏氏从贵人提拔为怡嫔时,就非常得宠,在宫里很是出风头,太后是知道这一号人物的。对于魏贵人,若不是昨日娴妃提及,她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人。

弘历解释道:“魏氏秉性柔嘉,且擅长针黹女红,可封为嫔。”

太后道一声“原来如此”就不再说话了。

母子几十年,弘历是懂他亲妈的,他不太愿意放精力去琢磨女人的心思,但亲

妈不归于此类。

看来陈贵人的事情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症结在魏贵人上。太后看似无心,实则想说的就是魏贵人。

魏贵人是皇后提拔的人,她平日里侍奉皇后甚为勤谨,弘历都看在眼里,故而皇后一提,他就答应了。

太后应该是为此不满吧。

但弘历是不愿驳皇后意愿的,为了让太后心里平衡,他很快就笑道:“还有一人,朕差点儿给忘记了。陆贵人在皇额娘您身边侍奉多时,她的孝心值得嘉奖,朕有意封她为嫔,皇额娘意下如何?”

太后淡淡道:“后宫嫔妃如何晋升,全凭皇上心意。不过陆氏侍奉我很得当,品行也说得过去,倒也当得起嫔位。”

弘历恭声说:“既如此,朕把陆氏的名字也添进去。关于这份名册,皇额娘还有什么指教?”

太后道:“我没什么可指教的。”

但她心里到底是平衡了。

……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皇帝有旨,晋封贵妃高氏为慧献皇贵妃;追封哲妃为哲悯皇贵妃;纯妃为纯贵妃;娴妃为娴贵妃;愉嫔为愉妃;陈贵人为婉嫔;陆贵人为庆嫔;魏贵人为令嫔。

陆薇听到敬事房太监宣读圣旨时,整个人是懵的,之后就是接旨、谢恩,等这一套流程走完,她才有时间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难道就是娴妃所说的喜事?

她跟着太后混畅春园,连侍寝这种事都免了,没有那层关系,皇帝又怎么会封她?只可能与太后有关。

陆薇特意去寿康宫向太后谢恩,没想到娴妃也在。

太后笑着勉励她几句,然后指着娴妃道:“娴妃与你关系好,她在我面前替你说了不少好话呢。”

陆薇只得起身给娴妃行了一个礼,“多谢娴妃姐姐。”

娴妃忙道:“别多礼啊,老佛爷,我与陆妹妹投缘,这没什么好说的。”

太后看着一身嫔位打扮的陆薇,笑吟吟道:“切不可妄自菲薄,你虽然资历浅,但侍奉皇后的魏氏都能封嫔,你同魏氏相比就更有资格了。”

魏氏,魏贵人?

现在应该称为令嫔,可这又关她什么事?

陆薇在脑子里转了一圈,顿悟了。

太后与皇后别苗头,她纯属是捡了个漏。

升职加薪总归是一件好事,虽然陆薇没想过这么快封嫔。

另外,娴妃不亏是借花献佛的一把好手,转眼陆薇就在太后面前欠了她的人情。

也罢,就当与上回她欠自己的人情相抵消了。

大封后宫于嫔妃来说是一……

大封后宫于嫔妃来说是一件喜事,但皇贵妃病笃,帝后为此伤感忧心,众人便把这份晋升的喜悦藏在心里,没人敢高兴到脸上。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农历的填仓节,是日宫中民间都会祭祀仓神,祈求新的一年粮仓丰满,衣食无忧。

这本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日子,皇贵妃高氏却在这一日溘然长逝,年仅三十二岁,令人惋叹。

次日,皇帝赐下“慧献”二字谥号,称之为慧献皇贵妃。

清宫规矩,嫔妃的棺木不能在宫中停灵,慧献皇贵妃被移灵至紫禁城东北角的吉安所,暂留七日,由宫里的喇嘛念足七日的往生经。

七日之期过后,她的灵柩会安置在京郊东直门外的静安庄,与大阿哥已故的生母哲悯皇贵妃做邻居,丧礼的后续祭祀都会在静安庄举行。

陆薇真正见识到了古代丧事礼仪的繁琐,各种大小祭祀不断,连太后都过来给慧献皇贵妃祭了一杯酒。陆薇等嫔妃被富察皇后领着,隔三差五就会前往静安庄致祭。

如此两个月,皇贵妃的丧礼才基本告一段落。这不是结束,凭着皇帝对皇贵妃的看重,往后一年内应该少不了各种节祭的。

皇帝自登基后才会着手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目前,弘历的裕陵还没有修建完工,所以慧献、哲悯两位皇贵妃暂时不能入土为安。什么时候裕陵建好了,什么时候下葬。

这时间不好定,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都有的。

陆薇一直对此有疑问,除非是把尸体制作成木乃伊保存,不然古代的技术是怎么保持尸体完全不腐烂啊。

不过皇室用的棺材都是顶尖的木材所造,厚重无比,严丝合缝,恨不得刷一百道漆,而且棺材盖上后应该就不会被打开了(盗墓贼除外),因此就算是腐烂了,变味了,估计外面的人也闻不出来,从外观上看依旧是一具华丽的棺材。

思来想去,还是火葬好,烧成一抔土,干净、环保,且安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