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出了慈寿堂,皆面色各异。
江夫人还是好奇,忍不住问澜诚和澜心,“你们两个可曾发觉你们四姐这段时间有何异样?”
澜诚是个老实头,答:“没有啊,我看四姐吃得好睡得好,跟从前一样啊。”
澜心的想法跟澜诚差不多,遂点点头。
江夫人无奈,“你们两个带着听润去花园玩去吧。”
澜诚三人乖巧应是,一溜烟地跑没影了。
看着三人离去的方向,江夫人道:“看来这是澜意临时起意了。”
杨夫人不赞同这样的话,“或许是想明白了。”
“大嫂说得对。”江夫人对这个守寡多年的大嫂,还是十分尊重的,即使她反驳她的话,她也没有半分怨言。
换句话说,府上所有人,都尊重杨夫人。
当年大老爷战死沙场,所有人都劝杨夫人和离再嫁,没有用名声将杨夫人捆绑在李家。杨夫人出身将门,见惯了战场上的厮杀,知道丈夫去世后,女子支撑家门的艰难,可她还是不顾一切,留在了李家。
在那一刻,她似乎明白了自父亲去后,母亲为何敢孤身一人带着他们姐弟,守着偌大的杨家了。
这就是她们女子的命啊。哪怕和离再嫁,能保证之后遇到的夫家,比李家还好吗?
女子立世本就不易,更别说和离过的女子,更多的人带着偏见去看她,更有甚者,会出言诋毁她。
想到这,杨夫人才重新振作起来,将明润和澜舒抚养长大。
江夫人这时转移话题,道:“四弟妹,我母家侄儿过几日就要入京了。”
孙夫人一双眼睛微微发亮,忙问:“此话当真?”
江夫人边走边道:“这是自然,到时候他借住李家,你可要让澜诚抓紧机会。”
“二嫂,瞧你说的,这是我女儿的终身大事,我自会放在心里。”孙夫人轻抚胸口,她最担心的就是澜诚出了岔子,让江家公子嫌弃。
杨夫人但笑不语。
三人一齐在前边拐角处分手,各回各院。
…
…
澜意等人到达前院时,郁家的聘礼已经送到。
还是郁颢亲自跟着郁夫人来下聘的。
他今日穿了件深蓝色的琵琶袖直裰,端端正正向上首的李太师和三老爷行礼。
面色恭顺,言语谦和,任谁都挑不出错处来。
崔嬷嬷轻咳一声,“老夫人、三夫人并四姑娘来了。”
李太师和三老爷连忙站起身。
三老爷连忙让座,同时上前搀扶母亲,边走边说:“母亲怎么亲来了?”
他顺带瞥眼沈夫人和澜意,心里略微无奈,又问:“这件事有父亲、我和玉瑶做主,母亲不用这般劳累的。澜意怎么跟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