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轩也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李强虽然看起来粗犷,但内心却是个细腻又幽默的人。他笑着说道:“你这样倒像个老大爷。”
李强笑着说:“那你以后就叫我老大爷吧。”
于轩轻轻推了他一下说:“去你的。”李强笑着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进了教室,各自忙碌着准备上课。就在这时,不知道是谁突然说了一句:“下雪了!”这句话像是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教室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于轩听了,心中猛地一动。他站起身来,快步走到窗边,眼睛紧紧地盯着窗外的世界。果然,天空中飘起了洁白的雪花,它们轻盈地舞动着,缓缓地落在地面上、树枝上、屋顶上……
这是于轩第二次看到雪。第一次是在南京打寒假工的时候,那次的雪并不大,只是零星地飘了一些,堆个雪人也只能堆成个小小的。但即便如此,那次初雪的经历还是让他感到无比新奇和兴奋。
而这次,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于轩的心中再次涌起了那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静静地站着,任由雪花在他的视线中舞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纯净而美好。
周围的同学们也纷纷围了过来,他们指着窗外的雪,议论纷纷,有的惊叹着雪的美,有的则回忆起自己与雪有关的趣事。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温馨和甜蜜。
于轩站了一会儿,直到上课铃声响起,他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座位上。窗外的雪还会继续下。
班导伴着清脆的上课铃声走进了教室,他身穿一件深色的大衣,显得沉稳而庄重。他站在讲台上,目光环顾四周,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说道:“同学们,今天卜奎下起了第一场雪,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既然雪如此应景,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有关雪的古代文学吧。”
同学们听了班导的话,都面面相觑,有些惊讶。他们没想到,班导竟然会把今天的课程与窗外的雪联系起来。
班导清了清嗓子,开始仔细地讲了起来。他从《诗经》中的《采薇》篇开始,讲到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经典的诗句,描绘了士兵在归家途中遭遇雨雪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接着,班导又讲到了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描绘,让同学们仿佛看到了漫天飞雪如同春风带来的梨花盛开,感受到了雪的壮美和浪漫。
班导的讲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不仅讲述了诗句的字面意思,还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情感内涵和文学价值。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也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代世界。
窗外的雪依旧在下,而教室里的气氛却因为班导的讲解而变得更加热烈。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着雪的魅力和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班导站在讲台上,目光炯炯有神,他继续深入解剖着刚才提到的那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同学们,这句诗描绘的是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的心情变化。”班导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富有磁性,“‘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描绘的是作者离开家乡时的情景。杨柳依依,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但在这里,却与作者的离别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离开家乡,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眷恋,而杨柳的依依,更添了几分离愁别绪。”
“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则是作者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雨雪霏霏,代表着冬日的寒冷与萧瑟,与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者归心似箭,渴望回到家乡,但眼前的雨雪却让他感o受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这种心情的变化,通过短短的两句话,就被作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班导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着全班同学,似乎在等待着他们的反应。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则抬头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那份深深的思乡之情。
“所以,同学们,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波动。”班导总结道,“这也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借景抒情的手法。希望大家在学习古代文学时,能够深入体会这种手法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于轩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班导的讲解,手上的笔在纸上飞快地游走,记录下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和感悟。他的眼神时而聚焦于讲台上的班导,时而抬头望向窗外飘落的雪花,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在于轩的脑海中不断回荡,他想象着自己身处那个古代的场景,感受着作者那份深深的思乡之情。他思考着,为什么古人能够用如此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诗句,表达出如此复杂的情感呢?
于轩的目光再次落到窗外的雪上,他想着,雪,这个自古以来就被无数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魔力呢?它能够让人们在寒冷中感受到温暖,在孤独中寻找到慰藉,在思念中寄托希望。
他忽然意识到,文学的力量就是如此神奇。它能够穿越时空,连接古今,让人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中,找到共鸣和慰藉。而学习古代文学,就是要去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去领悟那些经典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
想到这里,班导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同学们穿越时空,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是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绝妙描绘。”
他顿了一顿,让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这句诗,然后继续说道:“这句诗,表面上看,是在写春天的景象,仿佛一夜之间,春风拂过,万物复苏,千树万树的梨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但实际上,岑参却是在写雪,写那纷飞的大雪。”
“你们想,在那寒冷的边塞,突然之间,大雪纷飞,覆盖了整个世界。而那雪花轻盈、洁白,落在树枝上,层层叠叠,不就像极了春天里绽放的梨花吗?这种以春花喻冬雪的写法,既新颖又贴切,让人在寒冷中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班导说到这里,目光中闪烁着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与敬仰:“这就是古代诗人的厉害之处,他们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最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最深沉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在学习古代文学的时候,也要学会去体会这种意境,去感受那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于轩听得如痴如醉,他仿佛看到了那千树万树的梨花在雪中绽放,感受到了那种越季节的美。他的笔在纸上快移动,记录下班导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
最后,班导站在讲台上,目光温和而深远,仿佛要将所有的知识与智慧都凝聚在这一刻的总结中。
“同学们,《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与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文学含义和人生哲理。”班导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富有感染力。
“先,《诗经》中的那句诗,通过对比离别时的杨柳依依和归家时的雨雪霏霏,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是跨越时空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受。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在何方,家乡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而岑参的那句诗,则以春花喻冬雪,展现了一种越季节的美,也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在寒冷的边塞,大雪纷飞,但诗人却能从中看到春天的影子,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这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困境和挑战,我们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未来总会有美好的事物在等待着我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此,同学们,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抒。它们教会我们珍惜家乡、思念亲人,同时也鼓励我们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保持乐观。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深刻体会这些诗句的含义,让它们成为你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班导说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于轩的目光紧紧盯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班导的话语在他耳边回响,关于珍惜家乡、思念亲人的教诲,却让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痛苦之中。
“珍惜家乡?我的家乡还值得珍惜吗?”于轩心中苦涩地想。他的思绪飘回了那个让他心寒的家乡,那里的人们对他指指点点,用冷漠和偏见将他紧紧包裹。他们轻易地给他贴上了“害死父亲”的罪名,让他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无法释怀。
“那些对我指指点点,随随便便就把自己定为害死父亲罪名的那个家乡,要怎么去珍惜?”于轩的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他想起那些冷漠的面孔,那些无情的指责,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怒。
“亲人?一味责备自己,一味找自己要钱,从未考虑过自己,有事才会想起自己的哥哥,思念他还有什么意义?”于轩的思绪进一步深入,触及到了那些让他心痛的亲情关系。他想起哥哥对他的冷漠和自私,想起那些无尽的责备和索取,心中便感到一阵深深的失望和酸楚。
他闭上眼睛,任由雪花在窗外静静飘落,心中的痛苦却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份复杂的情感,该如何在家乡和亲人之间找到一丝温暖和慰藉。
然而,就在于轩陷入绝望之际,他仿佛听到了一丝微弱的声音,那是他内心深处的一丝倔强和不屈。他意识到,尽管家乡和亲人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困扰,但他不能就这样被它们击垮。他要学会坚强,学会面对现实,更要学会在逆境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希望和光明。
于轩深吸一口气,睁开眼睛,窗外的雪花依旧在飘落,但他的心境却已经生了变化。
喜欢【错付】请大家收藏:dududu【错付】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