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室外温度最高还不到十度。
她把浸过水的稻种装进麻袋放到厨房角落,这样晚上有厨房的余温不怕冻着。
等稻种芽的时间,沈宁柏拉着阿黄又把浸泡到土质松软得菜地深耕了一回。
耙平耙烂到土块变成稀泥。
沈玉姝在一旁看的眼热有心试试。
从沈宁柏手里接过犁耙扶稳,由着阿黄用力向前。
可惜她人小吃不住劲儿,犁耙方向把的歪歪扭扭,连累阿黄不时回头冲她叫。
被牛嫌弃她也是有点子尴尬,老实还给一旁偷笑的沈宁柏自个寻个地方歇着了。
沈老爷子等了几天,见孙女不声不响的干着,偷偷躲到墙根下猫了一眼。
嘴上没说什么,可弯起的嘴角却怎么都掩不住好心情。
就凭这股子劲儿说不定真能给他惊喜。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稻种长出嫩小的白芽。
沈玉姝把种子摊开晾在院子里晒晒等着明天撒种。
这时王满仓上门了。
在农村篱笆院的地方基本没有秘密可言,何况离着种稻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
她连着几天一番动作,村民都看在眼里,尤其隔壁的王家最是清楚。
她做这些也没想瞒着谁,提高粮食产量是每一个种田人做梦都想实现的。
如今有人上门来问正好,她还就怕没人问呢。
不患寡而患不均。
要是将来收割只你一家收成最好,遭人眼红不说势必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沈家实在太渺小这不是什么好事。
沈玉姝看着眼前游移不定的人,笑眯眯的问,“王叔是不是也想试试这法子?”
被一个孩子点破心思,王满仓一脸讪讪。
不过为了吃饱饭,脸面算什么,点点头,“是,可是”
沈玉姝抬手打断他未出口的话,她知道他担心什么。
无非是从前没人这么做,再就是她年龄太小又是女子,可信度太低。
“王叔要是有心想试,我家这秧苗到时候分你一些就是。”
一亩秧苗出苗率达到百分之八十能栽二十多亩水稻。
那是在前世各种条件都便捷的情况下。
在这儿她不敢保证出苗率会这么高,但匀个一两亩地的量出来还是有把握的。
王满仓满口答应,“好,那我不和你客气,明天我也来干活,不然都不好意思拿你的苗。”
“行,我不和王叔客气。”
她知道王满仓是个实在人又热心,两家是邻里不让他来反倒不好。
晚饭沈玉姝告知众人,稻种已经好芽,明天就可以育苗了。
就连沈老爷子都点头同意,他下午已经看过稻种的很好。
翌日太阳当空,远处山峦积雪已经消融,露出融融春意,是个好兆头。
一家人手里提满东西朝后院菜地而去,顾氏也提了篮子出来凑热闹。
“爹,竹条拿了吗?”
“放心吧,都拿好了,依你说的一样不落。”
后院菜地边,王满仓夫妻俩已经站在低头等着了。
沈老爷子俯身抓了一把边上备好的干土。
土质松软混着肥料,确实比往年的好多了。
几十年的老把式经验足,上手一捏心里就有了底。
沈玉姝小心觑了他一眼,问,“爷爷,如何?”
“不错。”
有这句话沈玉姝又放心了些。
撒种还是有经验的人来做比较好,沈老爷子当仁不让。
种子均匀的撒到土里,沈安信和沈安仁跟在后面盖土。
盖土也是个技术活,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否则会影响后续种子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