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你是不是担心质量问题?”
“这一辆自行车,用碳纤维取代了一部分钢铁,我亲自测试过,强度比钢铁结构一点都不差。”“当然,有一个缺点,贵!”
“这一辆自行车,要是钢铁结构的,也就是二百块钱左右,换成碳纤维的,没有六百拿不下来。”万兴邦讲解。
杨厂长骑了两圈,感觉非常好。
能自动变,车身还比较轻,能节省很多体力,尤其是复杂路况,比二八大杠省力太多了。“我还得去一趟工业部。”
“兴邦,我要把这一辆自行车带去工业部。”杨厂长急匆匆地出了。
离开厂子。
没开车,直接骑自行车去的。
工业部就在四九城,骑着自行车很快就到了。十分钟后。
在工业部的一个小操场上,大领导叫来十多个专家,一起评估碳纤维自行车的价值。
“大领导,我是第一次接触碳纤维这种材料,重量轻,强度高,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材料。”有一位专家说。
在六十年代,专家还是真专家,不是专家,他们提供的建议,都是基于自身知识积累和见解。“大领导,兴邦把自行车交给我的时候,给我提了一个建议。”
“他说碳纤维自行车造价高,尽管性能优良,在国内暂时还没有市场,建议我们生产赚外汇。”杨厂长言。
“大领导,我认为杨厂长说得有道理。
“碳纤维制作的自行车,重量轻,性能好,卖给老外,就算价格高点,老外也一定会喜欢。”
有一个对海外市场比较了解的专家支持杨厂长。大领导点头。
六十年代的龙国,外汇十分紧缺,任何能赚外汇的项目,只要证明可行,都会成为重点项目。杨厂长回到轧钢厂的时候,满脸的喜气。
他带回来一个批文,是工业部下达的命令,要求量产碳纤维,是龙国唯——家碳纤维生产厂。回厂。
杨厂长直接找到万兴邦。
“建立一条碳纤维生产线,让人给人,要钱给钱,尽快建成,有难度吗?”杨厂长问万兴邦。
万兴邦制作出来的碳纤维,都是实验室手搓出来的,不是大规模生产出来的,不能大量生产。“没难度!”
万兴邦一点都不意外。
工业部的人现碳纤维的好处,一定会量产,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在杨厂长的支持下。在万兴邦的指挥下。
技术部的人总动员,设计一条碳纤维生产线,批量生产碳纤维。万兴邦本人,却又不再把碳纤维当成重点。
他要设计电动自行车。设计摩托车。
设计越野卡车。
从小车到大车,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来。当然。
在此之前,要先把新机床搞出来。
老式的机床,满足不了他的需求,只有研出更高精度的新机床,才能支持他的后续研项目。
目标从来都不是轧钢厂。是龙国的工业体系。
和祖国一起腾飞。后厨。
休息时间。
傻柱和马华说话。
傻柱坐着,喝着茶,马华在旁边站着。
“那个姓万的,最近是不是又没来食堂?”
傻柱面色阴沉。昨天。
他偷看秦淮茹的时候,恰好万兴邦回来了。
他看到秦淮茹偷看万兴邦,就像他偷看秦淮茹一模一样。瞬间。
就像有人在他胸口插了一把刀。剧痛!
喜欢四合院:万兴邦的逆袭时代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万兴邦的逆袭时代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