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谁在呼唤我表情包 > 第25章(第1页)

第25章(第1页)

“徐晓斌就是辰沙集团的老总。”

明白了,季辞想,这样就说得通了。辰沙集团2007年的时候致使叶希木的母亲身亡,叶希木的父亲六年来一直找辰沙集团的麻烦,得罪了辰沙集团的老总徐晓斌。这次叶希木的父亲被捕,叶希木他们猜测是徐晓斌在背后捣鬼,于是来找自己帮忙,希望能够和徐晓斌见面沟通——等一下,她季辞和徐晓斌又有什么关系?迟万生和叶希木为什么认为自己能帮上忙?

季辞想到这里,就问了出来。

叶希木想了好一会儿才回答:“你妈妈认识徐晓斌。”

“但她已经去世了。”季辞往上指指,“你们不是看到了吗?”

叶希木道:“我们以为你妈妈认识,你也会认识。”

季辞又以她那种像听了什么笑话似的语气笑了两声,道:“你们以为我跟我妈很熟吗?我都已经五年没回来了,我跟我妈……没什么说头。我不晓得她在外头搞什么,她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多说几句就要吵架。所以后来她只给我打钱,我负责给她汇报上学的情况,我们不聊天。就这么说吧,我这二十几年对她的了解,还比不上这两天我对你的了解。”

季辞一边说,一边往上走,这条南坡的山路越走越难走,杂树丛生,狭窄陡峭,加上光线不好,她时不时要停下来,拨开枝条、试踩脚下的石头是否扎实。

叶希木伸手拿住她手中的电筒,道:“我走前面吧?”

季辞看了他一眼,侧身让路,让他走到前面去。

叶希木走在前面,两个人前进的速度果然快了不少。季辞在之前就看出来了,叶希木是个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这一点上,他比其他同龄孩子成熟许多。他拿着手电筒,不是向前照,而是稍稍向后,帮她照路。斜插出来的枝条,他要么掰转方向,要么直接折断免得挡路。路上松掉的土石,他会先踩实了再告诉季辞可不可以走。

季辞道:“你妈妈走得早,谁把你教得这么会照顾人的?”

叶希木茫然:“照顾人?”

季辞见他没听明白,换了种说法:“就是像你现在这样,在前头探路。”

叶希木道:“我爸是森林公安,大部分时间在山上。我也经常跟他上山。”

难怪这么有经验。

季辞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问叶希木:“我妈为什么会认识徐晓斌?”

“她……”叶希木猛然收住了话头,翟放放说的“季颖是徐晓斌的情妇”这种话,并不是什么好话,更何况翟放放也是听他姑爹讲的,他姑爹又或许是在辰沙集团里道听途说,未经验证的事情就拿出来跟季辞讲,恐怕不好。

但季辞这么问,让叶希木终于确信了她确实不认识徐晓斌。

“嗯?”季辞又催他。

叶希木说:“我也不清楚,迟老师就告诉我说你妈妈过去是‘专门给徐晓斌牵线搭桥’的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季辞沉吟道,“徐晓斌为什么要谋我们老屋这块地?还正好是在我妈走了之后?”

她觉得得去问问陈保江,想拿这块地的“徐总”,到底是不是辰沙集团的徐晓斌。

两个人爬到季颖的墓地时,天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然而张目四望,依然不见家婆的踪迹。季辞大声喊“家婆!”“季宗萍”,叶希木也喊“季婆婆!”,回声在云峰山之间层层回响,却无人应答。

叶希木问:“山上还有季婆婆能去的地方吗?”

--------------------

第14章山神

家婆的这座山,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若论海拔,它充其量只算一座丘陵。走最短的路线,脚程好的人一个小时能上顶。

但它又不是一座圆润温柔的丘陵,它有它的棱角,也有它密不告人的私藏,想要将它探索殆尽,将它驯服在足底,却远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家婆讲过,日本兵曾经打到这里,烧杀抢掠穷凶极恶。季家一十五口人都躲进了这座山。全靠这座山山深水长、野货丰富,日本兵将这里围困了三个月,还大肆搜山,他们也没有被找到。最后一十五口人全部幸存,无人损伤。家婆说,当时山里有个洄龙神,在罩着他们。

这座山是幼年季辞的游乐园。陈川的家公家婆也有一座山,但季辞觉得那座山没有家婆的山好玩,陈川也这么觉得。所以季辞小时候,有时候把这座山当做旅游景区,和陈川分别扮演导游和游客;有时候又把这座山当战场,和陈川一起展开想象中炮火连天的战斗。

从北坡山脚往上,有好几块山间旱田,种红苕白苕、土豆萝卜花生。家婆在旱田旁边树林里的一块小平地上搭了个棚屋,棚屋底下挖了一个深坑,坑底铺上巨大的塑料膜,用石头砌整齐防潮,上面再用木板盖子封上,形成一个地窖。旱田里面的收成,都临时贮存到这个地窖里,攒得多了再一起运回老屋。

事实上,整座山上家婆做了好几个这样的地窖,用来贮存各种山货。季辞小时候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去寻找家婆的“粮食根据地”,然后在里面“偷”东西吃。她最爱的是山板栗,放得蔫吧干的时候特别甜,红皮生花生好吃,生红苕也是甜滋滋的。靠着这些“零食”,季辞能在山上玩一整天都不下来。

季颖在江都风华的房子装好之后,邀请家婆去住几天。家婆只住了一晚上就走了,她说她宁可住山上的棚屋,这里不接地气,她一天都待不下去。季辞好奇住棚屋的感觉,曾经抱着铺盖想去住,结果刚铺好席子就看到了百节蛇,她立即抓着被子逃回了老屋。

山上的优势树种是栎树、松树和枫杨树,都是很好的柴禾树。

龙湾这边没有通燃气,村民日常靠烧柴来做饭取暖。每家每户都会架自己的柴垛,家婆每年除了准备过年柴会砍两棵树,平时都不舍得,只是捡丫枝柴。她说山是好的,树也是好的,不用她自己去砍,就会自己给她“丢柴”。她每次上山,都能顺手捡到几大捆自己掉下来的树丫枝。

旱田往上走,有一大片天然竹林,江城人叫“麻”。这种竹子不但是土法造纸的最好材料,还能用来编织各种农用器具。家婆用的背篓、提篮、簸箕……都是家婆从山上挑好竹子,请人编的。以前家婆身体强健的时候,经常上山砍麻,几百斤上千斤地运下来卖给造纸厂,就这样把日子慢慢地过好。

现在家婆砍不动麻了,土法造纸厂也因为污染严重陆续关停。家婆任由竹子在山上自由生长,只是每年春天还会上山搬笋,带去城里菜市场卖,赚一些钱。

据季辞所知,山上除了家婆给她自己和季颖选定的那块墓地之外,还有好几座祖先的老坟。但家婆说一切从简,没有见过的祖先不用祭拜,所以季辞只是大概知道一些方位,没有去过。每年春节、清明,家婆独自带着黄纸、蜡烛和鞭炮上山,季辞在山下捂着耳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整座山都热闹起来。

过了竹林再往深处走,有一个不算太险峻的悬崖,底下横亘着一道深谷。用季辞有限的地理知识来看,大概能算是地壳断裂形成的,其中有深深的溪流,怪模怪样的石头丛。每年涨水的时候,还会形成壮观的瀑布。

深谷中藏着一个溶洞,洞口高高的,里面黑黢黢的,隐约能看到钟乳石。大人们不允许季辞和陈川进去,说里面很危险,有日本鬼。当年季家逃难的时候躲在溶洞里,几个日本人爬进去找,摔死在了里面,于是再也没有日本人敢进去了。

听家婆说,当时有几个年轻的叔伯子弟打着火把往溶洞深处探索过,但走到一个地方火把就全都熄了。尽管如此,他们也成了最了解这个洞穴的人,只是后面早早过世,溶洞深处至今还是个谜。

悬崖另一边,是很大一片茶树园,那里终年云雾缭绕,是最适合云峰茶生长的地方。

家婆是摘茶的一把好手,以前摘得多了,不方便一包一包地背下山去,就用塑料袋装好扎紧,丢进悬崖下边的溪流。茶叶包顺着湍急的溪水漂流而下,一直流到下面的百丈潭。茶叶包到了百丈潭,后面的路就平顺多了。家婆把茶叶包捞起来,用小板车拖回老屋,能省下好多力气。

百丈潭是这座山里的另一个奇景,民间说,水清则浅,水绿则深,水黑则渊。百丈潭的水不但绿,甚至绿得发黑,据说有百丈之深,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龙湾里水性最好的人,都没有探到过它的底。传说光绪年间那场千年难遇的大旱,百丈潭的水都没有干,龙湾的人都到百丈潭来取水。正是从那时候起有了洄龙神的传说。

百丈潭……洄龙神……

季辞拉住叶希木:“我们去洄龙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