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崖拿到相机的第二天,便又进了一趟后山溶洞。
黑蛋在村口碰到他,听说要去溶洞拍照,从没有见过相机的他赶紧跟上去凑热闹。
这次姜崖准备好好勘察一番,便提前准备了食物以及充足电量的手电筒。
再次看到巨大的石厅,姜崖还是震惊不已。他站在上面,环看四周,顿觉渺小。
他让黑蛋站到旁边如瀑布般的石幔旁,拿着相机咔咔一顿拍。
黑蛋瘦小的身体和巨型石幔形成鲜明对比。
姜崖跟着父亲学过摄影,知道如何调整光圈,也知道如何不破坏岩溶地貌的情况下拍出最好的效果。
黑蛋作为模特十分配合,一会站到石桥上回首看,一会站到暗河旁玩水,姜崖甚至把他被冷水激得刺啦嘴的样子都拍了进去。
回来的路上,黑蛋终于反应过来,问姜崖为什么给溶洞拍照。
姜崖摸着他的头笑着说:“赚小钱钱啊。”
黑蛋不懂这其间的联系,他叹气说:“我现在要是个大人就好了。我就能赚钱让我姐去上学。”
姜崖看着他耷拉着的瘦弱肩膀,定定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黑蛋回头冲着姜崖笑,“肯定的。我反正以后肯定会对我姐超级好。让她天天吃蛋炒饭。”
姜崖忍不住笑起来,可又觉得十分心酸。
这世界上蛋炒饭只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食物,却是黑蛋心中最好的东西。
下了山,两人刚好碰到竹兴文。
他一看见姜崖便气不打一处来,冷哼着让黑蛋过来,而后狠狠踢了他屁股一脚,骂他跟着不三不四的人乱跑。
姜崖垂下眸,不和他一般计较,当天下午便又坐车跑到县城二姨家,把照片传到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户外BBS上去。
他上大学时同时做了好几份兼职,其中一份就是带人去市区周边没人去的犄角旮旯拍照玩。
这些犄角旮旯大多人烟罕至,却景色宜人,他年轻体力好,又懂些地理和户外知识,所以客源不断,好多人找他出去做向导。
二姨家的电脑是最新款,需要拨号上网。当然县城的网速十分慢,姜崖等了好久才把照片悉数传上去,并撰写了夺人眼球的标题:《惊闻!!!西河县竹坑乡发现大型溶洞,堪比北京石花洞!》
北京石花洞是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溶洞,上下七层,石花灿烂,享誉国内外。竹坑乡这个溶洞虽然还没有正式的勘察,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至少上下四层洞穴,且有非常罕见的风洞和冰洞,在陕豫鄂一带算是独一无二的景观。
姜崖仔仔细细描述着每一处洞穴的造型特色,将其命名为凌霄宝殿、瑶池桥、神风洞、万年冰洞等。
结果等了半天只引来两三条评语,只说厉害,但路途实在遥远,去一趟不划算。
姜崖饶是猜得到结果也略感失望。
他先去厨房做了几道菜,炖了道鸡汤带去医院,陪着母亲和二姨一起吃完这才出来,当即坐着公交车去了城南的307地质队。
地质队隶属于省地质局,在西和县属于特殊的存在。姜崖走进来时,正值午饭时间,大院里人潮涌动,纷纷朝食堂走去。期间还有一群群的学生拎着饭盒去食堂打饭。地质大院就是个小型社会,医院学校舞厅旱冰场要什么有什么。
姜崖在办公室旁的凳子上等了两个小时,才看到地质队的队长慢腾腾地从外面走进来。
他赶紧起身,亮明身份,想请地质队去竹坑乡帮忙勘察下溶洞。
要发展旅游,就要对溶洞的情况了如指掌。如何设计游线?如何保障游客安全?哪里有暗洞?哪里有塌方的可能?这些全要在开建前搞清楚。
勘察这一步缺一不可,且是必须马上要办的事情。
队长瞧着面嫩的姜崖,笑问:“你们乡政府给钱我们就接这活儿!”
姜崖皱眉,“多少钱?”
队长往书架旁一站,竖起五个手指头,“五千。”
姜崖刚想张嘴说什么,队长立马打断道:“你可别说你们赚到钱再付我这个勘察费。你们县好多部门在我这打过白条,我吃亏吃怕了。小伙子,这忙我真的不能白帮。”
姜崖面色如常,拿出相机给队长展示他拍的照片。
“您看着石厅目测可以容纳五百人。还有这石花,一层层的,不比北京石花洞的差……”姜崖一张张翻看照片,不急不慢地说着。
当他提到罕见冰洞时,队长的两只眼睛都放出了光芒。
要知道地质队虽然靠收取勘察费过活,但像后山□□洞这样的罕见岩溶地貌,若是能拿到第一手考察资料,率先发表论文的话,在业内也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