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制瓷技艺 > 第35章(第1页)

第35章(第1页)

“您里面请,秀楠去给客人上茶,要开春新得的红茶。”

听到被刻意强调的“红茶”,少年隐藏在围巾下的嘴角勾了勾,无意识地转了下拇指的骨戒。

大厅还没来得及收拾,盘盘碗碗随意地散了一桌,喝了半壶的乌鸡汤还留有余温,丝丝缕缕的白烟携着香气直往人鼻尖钻。

“各位……不介意多添副碗筷吧?”

于是,这位不请自来的访客揭开兜帽和围巾,随意捡了个空位坐下,无视众人诧异呆楞的目光,自顾自盛了一碗鸡汤,就着旁边的花生米,大快朵颐起来。

“客官莫急,这还有一碗,慢慢吃,嘿嘿……慢慢吃。”

见到自己的厨艺如此受欢迎,老周不免对这个神秘来客生出了几分亲近,又舀了一大碗混着鸡肉的汤端了过去。

少年伸手撩了把被汗水打透的刘海,笑嘻嘻地夹了快肉放进嘴里,含混着道了声谢。

“客官看起来不是中原人,不知可否方便问下客官贵姓,从何处来?”

老周话刚出口,就意识到过于冒失,却也不知如何找补,忙抬头满是歉意地望向何秋月。

“我叫完颜诚,是北夷人,有志于游学四方,在洛阳便听说何家制瓷了得,故特意折回拜访。”

何秋月心里冷哼一声,要不是被你们几次三番算计,还真能被那淡定自若的表情骗住了,这家伙要是放在现代,估计连测谎仪都不一定有用。

尽管心里翻了好几个白眼,但对着这个白吃白喝的人,何秋月还是将表情管理做到最好,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

“那敢问完颜公子今夜到此,究竟是所为何事呢?”

完颜诚此刻也已放下碗筷,闻言笑了笑,下一秒,何秋月便感觉有个物件砸在了自己腿上。

那是一个黑漆漆的铁铸令牌,两面都没有刻字,仅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您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只想做些普通生意,无心参与种种权谋斗争。”

完颜诚摇了摇头,将凳子向后移了半寸,懒洋洋地靠在墙上,意有所指地开了口。

“听说何掌柜在南巷的店开了已有一月,但别提恢复曾经互市盛况,就连北夷商人都来往寥寥。”

见何秋月眼帘低垂,神情似乎有所松动,完颜诚适时顿了顿,才继续补充。

“但据我所知,北夷不是不愿前来,而是不敢,究其原因,还要数威名赫赫的潘将军啊……”

“官场之事并非我所能及,公子不妨开门见山。”

完颜诚收敛了玩味的神色,少有地多了几分严肃,语气中竟含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真诚。

“在下想请姑娘将制瓷学堂也开到北夷,无需太多精力,十天半月去上一次便好。届时车马费用都不必担心,我会亲自派人来接,佣金也绝不会少。”

对于两地关系的突然改变,何秋月也隐隐察觉是有高官从中出力,今日听完颜诚这么一说,虽不知他究竟是何居心,但也觉得是个方法。

自古朝廷打架百姓遭殃,对普通人而言谁当权都不甚重要,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过好日子,那就是好皇帝,值得拥护。

相反,如果连吃饭生存都无法满足,老百姓们只能面临饿死和累死时,他们往往会想改朝换代,也就会爆发起义战乱,来为自己某条活路。

就如今这种相互封闭的形式,让学过历史的何秋月有了种不好的预感,似乎有人想要通过经济封锁和文化冲突的方式,激化起两地人民的矛盾。

不管是谁操控这一切,都不是个好兆头,虽然薛清安也有所察觉,但苦于没有确凿证据和突破口,短时间内无法扭转局势。

不过,现在机会它,主动来了!

……

东城琴玉巷尾的一众低矮砖房中,只有一家红墙青瓦,朱红的镶金木门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宋府。

这户比府衙还气派不少的私人府邸里住的不是别人,正是三天两头告病请假的宋县令。

要说这宋县令有什么爱好,一是收集古器文玩,二是搜罗各式美女。

但眼下宋府却是乱做了一团,不仅前朝的双耳琉璃盏被摔了个粉碎,连近期最得宠的桃英小姐也被推了出来,哭唧唧地跑出了门。

乔主簿小心翼翼地避过一地狼藉,蹑手蹑脚递上了一杯茶,瞧着自家大人喝了一口,才卑躬屈膝地小声劝慰。

“大人何需生气,不过一个小小女子,就算去北夷教了几回瓷,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还不是白忙活一场!”

他尽量把话说得讨巧,却不想还是惹得大人生了气,啪地一下被热茶溅了满脸,却也不敢伸手去擦,只得跪倒在地连声求饶。

“你懂个屁,表面看是何秋月这个丫头出头,实际还不是薛清安撺掇的,明里暗里要坏咱们的事!”

乔主簿一听这话,眼睛叽里咕噜转了转,也不知想到了什么,语调一下变得兴奋。

“那小子也是个命大的,上次生生叫他躲了过去,不过听说那边也要动手,这下大人可以放下心了。等薛清安一除,何家还算个屁啊,往后这耀州瓷窑还不是大人您的天下?”

这次可能是拍对了马屁,宋县令的怒意也散了小半,抬了抬脚示意对方起身。

“哼,薛清安这愣头青,还妄想整治耀州,真是可笑至极。我在这呆了大半辈子,这鬼地方哪是一人两人就能撼动的,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可是自寻死路啊……”

听着宋县令刺耳的狞笑,乔主簿虽然冷汗冒了一身,但也马上附和着笑了起来,笑罢还不忘补充一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