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秋末初冬,漫山的枫树林都已变得金黄,松树依旧翠绿,两种颜色相互辉映,从远处看着美不胜收。
“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一辆七人座的面包车,缓慢行驶在盘山公路上,公路两边时不时有几只松鼠爬过。车顶上安着一个大喇叭,反复播放着几个字。
一口纯正的西南官话,当地村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能听得懂。
“大阴天的还要出来巡山,真是服了。”
一个不修边幅,坐在副驾驶座上,三十出头的寸头男人开口抱怨道。
“领导都跑回家休息了,我们这些小兵还防个锤子的火,”开车的男人,也是满脸不忿。
“在这里随便拍几张照片,就回去了,明天就周末了,回去好好休息,小陈你负责拍几张照片。”
坐在后面的一个年轻小伙,二十出头,穿着一身白色羽绒服,黑色冲锋裤,皮肤白皙,带着一副金框眼镜,与前面两个男人完全不在一个画风。
陈瑜今年二十五岁,本科毕业两年了,因为疫情,在s省找工作屡屡受挫,最后回了老家,在乡政府找了份临时工。
“余哥,拍几张啊?”
陈瑜下了车,掏出道。
“多拍几张,两张在群里,其余的备用。”
寸头男人把抽完的烟头扔在脚下,踩了几下,确定不会复燃了,就和另一个人来到路边看着远处的大山,摆了几个pose。
陈瑜赶紧拍了几张照片,这个季节的天气黑得快,尽管才下午六点,但是远处的天色已经黑沉沉的了。
陈瑜努力忽视,自己视线内那些树林子里的东西,几人拍好照片就上车离开了。
陈瑜选了两张照片进工作群,回到乡政府打卡下班,就骑着小电车回家了。
小电车在黑黝黝的山路上行驶着,陈瑜带着头盔,还是能够听到路两旁出的各种声音。
陈瑜心里默念九字真言,这是他在网上看到的,心里害怕就默念这几个字。
平安回到家里,外婆已经烧好了一桌菜等着自己。
在大山里待了三个月,陈瑜脸上的痘痘消退了许多,或许是心情放松了,吃饭香睡觉也香。
在大城市为了生存,不停的奔波忙碌,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只能做各种兼职,陈瑜每晚都失眠,总是焦虑和自我内耗。
反而回到老家,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慢慢抚平了陈瑜焦躁的心,经历疫情后,陈瑜看开了,好好享受生活才是最要紧的。
“幺儿,多吃点肉,看你瘦的,”一个头花白年近七十岁的老太太,坐在餐桌的一边,不停给陈瑜加菜。
“我已经吃了两碗饭,吃不动了外婆,”陈瑜无奈,他也不知道为啥,外婆总觉得自己挨饿,他现在比刚回来的时候胖了十斤。
“才两碗饭,你那些兄弟都能吃三碗,多吃点,晚上睡觉就不饿了。”
老太太不允许陈瑜反驳。
陈瑜无奈,他十二岁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陈瑜的外公在九十年代末,修火车路的时候意外去世了。留下外婆和三个孩子,外婆伤心了一个晚上,又打起精神努力生活。
陈瑜觉得自己的外婆是个很要强的人,年轻的时候就自己推着板车去赶集,买面粉,土豆,各种食材,回家自己加工又推着车出去卖,把三个孩子拉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