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位大魏天子心中虽然激动,脸上却是没有将这种激动表现出来分毫。
以至于让曹大将军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有说动这位陛下,心中开始生出些许沮丧。
片刻后,他再次组织好了语言。
“陛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太祖当年西征张鲁,既得汉中,资粮无数,兵精将猛。
“当其时,谋主刘晔论以为刘备得蜀日浅,人心未附,力劝太祖应携大胜之势,举汉中之兵,以大势压之则巴蜀可定!
“倘若不取,必为后忧!
“太祖不从,谓刘晔曰,『人心苦不足,既得陇,何望蜀?』
“于是刘备得以喘息一二,人心渐附,不二年辄袭夺汉中。
“太祖悔之无及,乃使蜀贼伪立,天下三分。”
说到此处,曹真竟不知为何突然说红了眼:
“陛下,今我大魏宗室武德不兴,后继无人。
“臣若不幸,则我宗室再无方面之将可支关西!
“届时,兵权当付何人之手?
“若付宗室,不能破贼反为贼所破,则社稷更有倾颓之危。
“若付外臣,又岂非遗祸患于子孙后世?”
曹叡听到这终于一愣,开始仔细端详这位大魏柱石。
大将军确实已经老了。
抗吴的大司马(曹休)也老了。
要是这两位宗室重臣离世,那大魏宗室就再也没有可以领兵的方面之将了。
而眼前这位大将军口中的“外臣”,自不必言,就是司马懿。
大魏靠的是兵强马壮打出来的威望,与司马懿、陈群、钟繇这些世族共天下。
一旦司马懿、陈群、钟繇这些世族把兵权也拿了去,那还能靠什么呢?
天命?
他们信天命?
“昭伯(曹爽)可也。”曹叡最后无可奈何道,子承父业,未为不可。
然而闻听此言的曹真却是突然激动不已:“陛下,我子并无帅才,不可轻用!”
曹叡听到这再次一愣,心中不能不再泛起些许涟漪。
他当然知道曹爽才能难以为帅。
但确实没想到,这位大将军居然会为了大魏国事,当面劝自己不要用他的儿子。
“朕知道了。”曹叡沉思许久之后轻轻点头。
“朕回郿坞后便下诏,命张郃与司马懿东西两路一齐进兵。
“大将军要小心些。”
“臣必不负陛下之望!”曹真振奋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