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六年。
三月初十,清晨。
斜水之败已过五日。
斜谷斩曹真已过四日。
武功追曹叡已过三日。
赵统率百骑赴月支已过两日半。
武都,上禄。
一名身穿魏军衣甲,手持魏军符节旌旗,负着一个木匣的汉使,比曹叡使节更快出现在城下。
没办法,由于汉军隔绝了渭水南道交通,曹叡为了使命必达,只能派人翻越陇山绕千里远路,甚至还得走小路给张郃送信。
而汉使则从陈仓道入,不过四百余里便至,就算不小心被魏人擒了,也无需担忧使命有失。
无它,天子说了,有办法将这木匣送到丞相手中则送,若是不能,直接送给张郃即可。
换言之,这名汉使三日前在天子跟前接受的,完全就是一个不可能失败的任务。
眼下,其人瞅准时机从魏军营寨某个犄角旮旯走出,而后昂挺胸向汉营去。
正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魏军将士见这手持大魏符节旌旗之人大摇大摆穿越阵地,只以为又是哪位大人物派去说降蜀人的,对其人根本不作理会。
而负责把守城外大寨的汉军将士见又一魏使前来,也不过多意外,这几日来劝降的魏人着实不少。
然而很快,让守寨的汉军将士极其意外的事情出现了。
只见那魏使接受盘查时忽然将所持魏国符节旌旗潇洒一丢,其后从容打开木匣,又从匣中取出大汉天子所授符印递上前去。
再之后,立刻便被一名已震惊得不能自制的小将领入寨中。
穿越汉寨。
再穿过城门。
最后来到上禄城楼之上。
“丞相!”姜维早已从来使手中接过木匣,此刻向着那位登楼远望的大汉丞相大步急趋,喜不自胜。
那位略有疲态的大汉丞相见姜维如此大喜,有些意外。
“丞相!您猜猜看,这匣子里装的是谁?!”
丞相登时为之一愣,还不及做何猜想,却见姜维已经奋力将那木匣砸到地上。
蹲下。
掀开。
提起。
一个被石灰干制的陌生级出现在他眼前。
“这是?”
丞相愕然一问,进而一惊。
“这是…陛下胜了?!”侍立丞相身侧的费祎先是一愣,紧跟着震骇得几欲落泪。
“丞相,参军,此曹真是也!”
姜维奋声以对,却是把本该属于那汉使的高光全给抢了,令得那汉使牙酸不已。
很快,吴懿、陈式、王平、张翼、廖化、孟琰、杨戏、胡济等北伐重臣齐聚城内官寺。
丞相坐于上,略一示意。
那个自报名号为魏兴的大汉即刻将木匣抱了出来,放在大堂正中。
吴懿等人尽皆围上前去,又尽皆一脸疑惑地看着匣中的级。
“丞相,此人是?”国舅吴懿第一个问话,紧跟着一惊。
“这级看着已石灰干制数日,是陛下那边送过来的?!”
“此曹真是也!”一脸络腮胡的汉使挺胸昂然,高声作答,生怕自己的高光再被那可恶的小将抢走。
众人尽是大骇,根本顾不得这使者哪来的胆子敢在此如此姿态,只一个个目瞪口呆不可思议地盯着那颗生前应是有些贵气的级。
“这…这真是曹真?”国舅吴懿不敢相信,伪魏的大将军曹真真就这么死了?
“陛下还能诓你们不成?!”魏兴出前自知十有八九要死,此刻活着,便只觉自己命是白捡的,对这些所谓大官也就没了敬畏之情。
待俺回到陛下那,指不定日后官比你们还大!
众臣七嘴八舌上前询问。
魏兴于是便将那位陛下是如何在斜水大败后收拾军心,战场上将士又是如何高喊主辱臣死,陛下最后又如何以一场无人知晓的洪水淹死几万魏寇的种种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