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周夫人开口了:“平安,餐厅总有名字啊,我看看那个执照上写的是‘交汇口饭店’,这样实在太普通了吧。”
柔姐也赞同道:“这个名字太传统老旧,一听就缺乏吸引力,谁会给孩子取这样的店名呢?”
陈平安苦笑着回忆:“关于名字的事,我那时忘了向主管提出更好的主意。
肯定是牛主任的直白想法,既然大家都在,不如借此机会,集体集思广益,弄个既大气又能吸引人的店名吧。”
柔姐马上接过话题:“我认为叫‘奋起餐厅’如何?寓意向上,挺好的。”
陈平安一脸轻蔑地说:“也只是略优于交道口饭店罢了。”
在后续的讨论中,周健刚提议了“宫廷仿膳宫”
的想法,却被陈平安驳回,因为已有一家在北海公园,没必要重复。
张云鹏提出了个主意:“不如叫做‘南辕北辙’如何?”
陈平安反问:“你难道看剧太多了吗?这名字听起来很拗口啊。”
对张云鹏的回答不置可否,陈平安转向赵一一鸣:“一鸣,你怎么看?”
赵一一鸣悠悠地点燃一支烟,笑道:“我觉得问题无需太复杂。
实际上,餐馆名字直接取名为周府家常菜即可,简洁直白,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特色,响亮又有含义。”
周健刚立刻提出反对:“这样不行,如果这是我自己的店,那周府家常菜挺好,但现在我们是合作,这个店名可能显得过于局限。”
但是陈平安坚持:“我认为一鸣说得对。
一个好的店名要彰显我们的特性,易懂又令人难以忘怀。
周府家常菜这个名字既清楚表达我们的菜品定位是家常菜肴,也能唤起老一辈的认知和好感,一看名字就有亲切感,口碑效应自然带动生意兴隆。
就这样定了,我们就叫周府家常菜馆吧。
等我去请一位书法家帮忙设计一个招牌,准备开始制作门头吧。”
面对陈平安果决的决定,周健刚夫妇苦笑了,内心更加清楚这份情分已经欠陈平安一个人情。
随后想了想,周健刚问:“平安,我想要把孙嫂带来协助你,你意下如何?”
看见周健刚看着孙晓柔的表情,他立刻知道她心中所想,笑着说:“我还有一位手下叫毛小四,聪明能干,手脚麻利,完全胜任助手的工作。”
孙晓柔回答说:“可以的。
至于厨房的工作,你就全权负责。
关于员工招聘,只要你认为合适的,和一鸣沟通就行。”
感受到孙晓柔对自己的信任,周健刚充满热情地点头同意。
这时,唐甜甜询问:“孙晓柔和卫生嫂的事情你有打算吗?”
周健刚早已深思熟虑过。
卫生嫂虽是勤劳朴实,但由于学业受限,中学都没完成就早早嫁给了铁军,这是那个时代的常态,十六七岁的少女出嫁并不罕见。
由于文化素质的原因,卫生嫂不适合财务工作,但她适合从事体力劳动。
要让她做服务员就有些勉强,毕竟陈平安与铁军感情深厚。
原计划,他打算为周建刚找一个帮工,记得当初铁军曾提到过卫生嫂那招牌菜——红烧土鸡汤,这或许显示了她对烹饪的热爱。
谈起往事,周健刚对唐甜笑道:“我这缺一个徒弟呢。
不如让卫生嫂到我的厨房,然后再帮你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我们就一人教一个。”
讨论一番后,周健刚回复:“不太合适。
不是传授秘制方法的问题,而是厨房总是有些男性偏见,女人在里面总会有些担忧受委屈。
不如让你婶子来教导卫生嫂吧,婶子的烘焙技巧可是一把好手。”
周婶笑嘻嘻地赞同:“没问题,我也正需要一位得力助手呢。”
最终,两人达成共识。
随后,周健刚交代唐甜:“卫生嫂来的时候,告诉她卫生嫂愿意拜你的婶婶为师,好好学习烹饪技艺。”
“好的。”
唐甜欣然答应,调皮地给孙晓柔一个媚眼示意。
在一旁的赵伟东与孙晓柔对视一笑,低声嘀咕道:“秀恩爱,是要遭报应的。”
接着两人的眼神交融,仿佛在共享一个会心的秘密微笑。
安排妥帖,一行人离开了51号别墅。
接下來的日子中,众人各自忙于手上的事务。
次日,新雇佣的服务员已经到位,他们跟孙晓柔和她的人一起开始研习各类服务礼节。
闲暇之际,陈平安造访51号别墅,他现孙晓柔所描述的情形确凿无误:那六个女孩都是举止优雅的大佳人,身高的六点七八米,站立姿态端庄,在她们周围弥漫着青涩的活力。
若是搭配古装,经过精心打扮,更是璀璨夺目。
自从这群女子入住后,大姐像是打了一针强心剂,严格管理着51号的工作,每天黎明破晓时分唤醒员工,接着组织她们晨起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