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的地还是太少了!
孔夫子以及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立着作书这么多经典之作难道都没有流传下来吗?
要知道,儒家文化才是正统啊,你们这些后世人怎么错把鱼目当珍珠啊!
怎么可以把一专门种地的学说凌驾于经典之上?
越是后期的的儒家子弟越是偏激与不服气,他们以孔唯尊,恨不得把其他学说踩到泥泞里去。
法家的人一脸淡定,他们从天幕经常捕捉到法的痕迹,说明他们的思想学说展延续到了后世。
墨家子弟都是比较务实的人他们在埋头钻研呢!
有闲工夫计较这些,还不如多研究创造几样方便实用的新器具!
看看后世的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器具,他们的生活能够这么轻松便利就离不开这些。
看看班浔娘子就是简单的操作一辆车子就能载着她去往各个地方!
咱们早研究、创造出来不能早点立个大功,造福百姓?
兵家子弟虽然也关心自己的学说着作有没有流传下来,但他们更希望后世能够国家安定,永享太平!
战争总归是要流血、牺牲的,能够避免那是最好的!
扁鹊抚着白的胡子幽幽看向天幕:
人吃五谷杂粮,
纵有私心杂念。
难免三灾八难,
定有生老病死。
后世人的岐黄之术经年累月的展下来想必也更加精湛了,
只是不知老朽在有生之年能否有幸开一开眼?
………
………
班浔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在诸子百家中引起了多大的轰动,继续补充
“在我们后世只要是勤快努力一点的基础上,不说顿顿有肉吃,但填饱肚子还是可以做到的。”
各朝各代的人们沸腾起来了:
能人人填饱肚子?居然还能吃到肉!
这做梦都不敢这么想吧!
后世这么多的人口,要按这个吃法,那得得吃掉多少的粮食啊?
难道后世的农家真的这么厉害,种出的粮食真的能够养活所有人?
诸子百家的人倒吸一口气,真是看走眼了啊。
农家子弟一个个地常年混迹田野,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没想到人家能做出如此功绩!
若农家的能让天下人填饱肚子,我等愿意信奉它为百家之,
这么大的功绩那农家能够流芳百世,我等心服口服!
各朝代的刀笔吏、起居郎、文官们不用上级吩咐早已做好奋书疾笔的准备。
粮食,这可是粮食啊!
国之根本啊!
其他的记不完全无所谓,但事关粮食得一字一句都得记得清清楚楚!
“好啊,这可太好啦!
班浔淑女,能不能展示一番后世的粮食种植?”
桑兴奋地跟农家弟子们抱作一团,随后更是满怀期待地看向天幕。
知道大家对粮食的渴望,班训也不磨叽,随后把找到的资料播放出来。
【华夏民族是一个神奇的族群!
在这片黄土地上,我们不畏挑战,用全世界的耕地养活了的人口!
这方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
咱们的后世子孙可真了不起啊,居然真的养活了那么多的人!
天幕下的人们虽然肚子空空如也,是饥饿的但都挺起了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