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极品太子爷原版免费阅读 > 第342章 学术交流会(第1页)

第342章 学术交流会(第1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学术交流会

关于秦安救济那三十万百姓的事情,在世人的眼里看起来只是一个善举,并且这个善举还有些不自量力,三十万人,就算是有十万石粮食那也只是一旬的光景,过了这一个月,他们吃什么?

那些世家已经准备好了看秦安的笑话。

“秦子明自己猪鼻子插大葱,还免得我们收拾他了。”世家的人都不约而同的这样想到。

“大宋日报那边不要松懈,再请那些文人墨客多写点关于秦安的事情,不断的抹黑他,我倒要看看这秦子明到底爱不爱惜羽毛。”徐德忠咬牙说道。

“白家愿意出纸张给我们,苏州的严家愿意出作坊给我们印刷,我们掌控着士林,可以最大限度的引导那些农人,一定可以把秦子明给彻底搞臭。”潘世贵沉声道。

“马上以翰林院的名义召开文会,这一次,一定要以清流门的朱笔笔伐秦子明!”徐德忠一想到最近赵祯对自己的爱搭不理就气的肝疼,要知道官家可是连着半个月没有来过一次翰林院了,现在好多老学士看着他的眼神都不太对劲。

……

就在翰林院的人正在召开清流议会的时候,这边的秦安却是从全国各地邀请来了众多的匠人。

这一次,秦安在汴京举行了名为‘匠心交流会’的会议,所主打的专题是交流学术,提高大宋的工艺水准,并且会选拔一些项目交给这些匠人们来做。

在龙阳县新建成的县衙旁边,有一个可以容纳上千人的会议室,并且附带着许多小的会议室。

这些匠人都是从全国各地而来的,这件事情秦安从江南回来就一直在做,也就是在今天,终于最后远在蜀中的匠人也到了汴京。

台下最多的是铁匠还有木匠,其中又分为了打铁匠和铸铁匠,木匠那边也分为了船木匠还有一半的木匠,还有擅长各种领域的人才。如篾匠,石匠,擅长磨制玉石的珠宝匠,擅长制作首饰的金匠,总之这里的一千多人包含了许多个领域。

而他们也被分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团体坐在下面。

“诸位,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秦安。”

早众人的瞩目之下,走上台的秦安开始了自己的致辞。

“你们都是我大宋手工艺的传人,你们掌握着大宋最为先进的技术,今日将你们聚集在这里,也是为了让你们彼此交流,彼此提高,毕竟老祖宗都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觉得想要进步,唯有多做交流,今日这个匠心交流会,就是为了让你们彼此交谈,彼此进步而举办的。”

“我一直都认为手艺比学问更加有用,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用上各种称手工具,因为有了你们,生病了才可以得到医治,林林总总,无不证明了你们所拥有的技艺比读书更加有用!你们手中的技艺才是我大宋真正的文化,真正的技术。”秦安站在台上郑重的说到。

下面的那些匠人们聚精会神的听着。听得那是无比的激动。

台上的是谁?

那可是大宋侯爷,真正的勋贵!可就是这么一个身份地位高贵的勋贵此时居然承认他们的技术比读书还有用,没有半点看不起他们这些匠人,这样的人,他们何时遇到过?

“侯爷,您说的是真的吗?”一个汉子有些激动的站起来问道。

秦安笑着点点头,没有半点生气,摆了摆手示意那汉子坐下。

汉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坐了下来,秦安这才道:“我知道你们心里不会相信,觉得我秦安在逗你们玩,可我要告诉你们,我秦安没有说半点谎话!这一次邀请你们来,主要的目的是交流学术,而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我大宋即将开设的新学府选拔教师!”

“教书?”这些匠人脸色顿时一变。

“不错,教书。”秦安点了点头。

“可是侯爷,这技术是养家糊口用的……,而且家族有遗训不外传怎么办?”有人很是为难的问道。

秦安点了点头,认真道:“养家糊口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你们成为了学府的教师之后,就会有每旬十贯钱的月奉,你们的子女也可以进入学府学习,学府的学习是从孩子六岁开始一直到十九岁,这期间的费用一律全免!并且,在你们六十五岁,会有一个退休协议,你们不用继续教学,可月奉还是按照原先的发放。”

顿时,下面的那些匠人都激动了起来。

十贯钱!

这简直就是一笔根本不敢想象的巨款。

他们这些匠人平日里就算是勉强可以养家糊口,可也只是勉强,一旬有三四贯钱便已经是顶天了,可如今居然可以有十贯钱的月奉,而且自己的孩子还可以免费的读书,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侯爷,这学府为什么请我们来教书?”有个匠人不解的问道。

秦安点了点头,回答道:“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如今大宋就需要各色类型的人才来填充专业知识的不足!随后在这个不足上面加以改进研究!我提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以前没有水磨作坊的时候,我们大宋的石磨是用什么推的?”

“是人。”有石匠回答道。

秦安看着那匠人笑问道:“那如今江南之地的作坊呢?”

那石匠沉思了一阵,随机一喜道:“是水车。”

“不错,这便是水磨作坊的进步!在没有发明水车之前,我们使用的是人力,后来我们发现了更加省力的水车,这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改进?我所需要的,就是你们在这方面的改进。”秦安看着这些脸色有些震惊的匠人们说道。

这些匠人们纷纷睁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秦安。秦安的话虽然很偏,可道理并不假,他们能够听得明白秦安话里的那些学问。

“学府的教学会从六岁习文识字开始,会持续四年,这四年是大宋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入学,在孩子们十岁的时候,会举行一次考试,这一次考试也意味着孩子们是否可以晋升到中学,而在中学之后,便是大学。”

“大学和小学中学不一样,大学有明确的派系,比如医学院会主修医学,文学和算术只是作为辅学来教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