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从县令开始修仙 > 第24章 仙人莅临选仙事宜(第1页)

第24章 仙人莅临选仙事宜(第1页)

龙王郡郡守王守名,朝中四品官侯。张梦对此人素有耳闻:丰武十四年,龙王郡生一起洪灾,王守名疏忽懈怠,抗洪不及时,以至洪水泛滥,数十万百姓流亡。

此节本是大过,但王守名不知因何缘由,洪水平息后不受重罚,仅是官降半职。数年后,又升迁回来。

以大周官礼,张梦赴任途中,途经龙王郡时,理该顺道拜访。

好为日后升迁做筹谋。

但张梦绝无升迁可能,加上天性洒脱,全不理睬甚么郡守,径自就任。

此刻王守名遣信送达,张梦才想起有这等人物。

张梦沉思:“我初任县令,不敢说县中大小职务都已经尽知尽熟。如今洪洞仙门、紫霞剑宗要在山海县选仙,该如何应对,我却全无头绪,来者若秉承善意,我自该尽礼尽节。”

转念又想,这选仙之事,多半记录在县志当中。翻阅县志,或可得到灵感。便绕去县衙西北角,一片茂密的小树林中,藏着一小木屋子。

县志单独放置,不属“卷宗”之列。

掌管县志的,是一名老头子,白苍苍,不知姓名,不知根脚,也无官阶。整日待在破旧木房内,鲜少露面。

先前的蛇王之乱、邪修之祸,这老者均未出现,尤是蛇王之乱,衙内捕快死的死,逃的逃,但这年迈老者却独坐残破木屋,无人打搅,立身世外。将小破木屋,打扫得纤尘不染。

县内每有重大事务,却逃不过他法眼。被记录在册。相传老人不是人,而是“灵”,一本县志常记载岁月变迁。久而久之,便诞生出“灵”。

真与假,尚无定论。

张梦这次造访,两人也只初见。

各自点了点头。张梦翻阅县志,老头则合眼休眠。

小木屋内只余下书页翻动的声响。山海县历史悠久,县志足有寸许高,材质是特殊的兽皮,触感质地粗粝。

其内记载,多是山精野怪,山中奇事一类。

也有市井流言,未必全是属实。

张梦斩邪修,灭蛇王帮被记载在最新一页。了了几笔:丰武二十一载,县令张梦斩邪修,灭蛇王帮,百姓喜,遂欢庆。

张梦朝前翻阅,便见前任县令刘大肠名字,县志有记:“县令刘大肠,荒怠公务,纵情享乐…”

县志古朴,每翻一页,便是县内过去数年历史。如张梦所料想,选仙之事,在县志中记载甚多。

丰武十九年,柴阳山、火掌盟到来山海县选仙,共觅徒三人,名为:李正、周本三、刘春。

丰武十七年,洪洞仙门、南风楼宇到来山海县选仙。觅得良徒“安长乐”,才情惊世,虽无余福。但引二仙门共争之。后入洪洞仙门。

张梦心想:“上山修行,便可名留县志。对平凡百姓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殊荣。”又想起一则传闻。

凡修行之士,他日修为有成,便可反哺天地。宗门、贯籍地均有碑益,或是甘露天降,收成大丰。或是气运聚拢,更出人才。或是福源天降,灵气八方来涌。

故一县之地,每出杰出人才,便可在县志中注明姓名。将根脚来历标明,他日若修为有成。不但反哺家乡,还可吸引仙门到此选仙。

一个地方人杰多否,单看县志便可知晓。

张梦翻阅大半卷宗,重点照看“选仙”事迹。大致理清关系。

仙门选仙,实不是任意妄为,需遵守凡间规矩。先为大周正统仙门,才有资格选仙。

山上宗门,需先与官府交接,官府提供户册,将八至十二岁适龄孩童,全标注清楚。

随后给出评估,品性如何,家学如何,余福如何。这些如若不错,即便灵根稍差,也可入仙门修行。

过程中官、仙配合。官府招待仙人寝居,召集适龄孩童。方便选仙事宜。仙人则可顺道游历,若有凡间难除之奸邪。便可出手相帮。

互惠互利。

张梦理清扼要,心想选仙一事,事关县内孩童前途,切记不可怠慢。于是将剑清、幽兰、关不余等心腹召集。共同商讨应对。

剑清、幽兰、关不余均以张梦为准。

张梦命关不余调来户册,家中凡有适龄孩童者,先行告知,倘若可以,便先行召集入城,在城中酒楼、客栈安排住下。

以免仙人降临,却错漏消息,误了仙途,空留遗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