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是这样的,我和钱丰吃不惯知青点的饭菜,想和你搭个伙,你看成不?你放心,我们肯定不白让你做饭。”
言外之意众人都懂。
李诗意一听,这两人一看就是不差钱的主儿,报酬肯定少不了,可是这时候男女有别,家里没个男人,她还真不能应这个声儿。
“你们也知道,我们家没个当家的,男女有别,你们来我家搭伙不太方便。”
李诗意拒绝了。
一旁林丽丽一听,立刻搭话。
“这有什么!我也来不就行了!早就不想在知青点和陈梅她们搭伙了,做的东西又粗糙又难吃,我也要来!”
王秀芝表示也同意。
她们都尝了盐水花生,一个接一个的剥着吃,连这么简单的小零嘴都做的好吃,做其他饭肯定也不会差,比起在知青点吃猪食,她们也愿意来这里搭伙。
李诗意见众人都是眼神亮晶晶地看着她,一副你赶紧同意吧的可怜样子。
想答应,可还是有些为难,这马上秋收了,白天要干活儿,晚上回来还要张罗好几口人的饭菜,身体肯定吃不消啊。
许是看懂了她的顾虑,周恒道:“嫂子你放心,我家在这里还是有几分薄面的,给你换点轻松的活还是能做到的,到时候我们把粮食拿来你家,也不用特地给我们做,你们家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另外每个月我们一人给你三块钱补贴家用,您看怎么样?”
四人都不是缺钱的主,三块钱对他们来说九牛一毛罢了。
对于周恒说要给李诗意安排点轻松活的事,其他三人并不惊讶。
毕竟周恒的亲舅舅,可是清江市的市委书记。
所以家里才将他安排来清江市,毕竟有亲人看顾总是让人放心许多。
事关四人以后的口福问题,当然没人会去外面说三道四。
听周恒这么安排,三人都齐刷刷点头,然后充满期盼地看着李诗意。
周恒的这番安排可谓是说到了李诗意心坎里,她对繁重的农活心中抵触,却又不得不干着。
谁让现在不兴正儿八经做买卖呢?
要想吃饱饭,除了当工人,就只能种地拿工分。
没想到现在只用给几个人做饭,就又能挣钱又能不劳作,当然欣然答应。
四个人,十二块呢,而且粮食什么的知青们会自己拿。
以后每个月加上补贴,能入账二十二块,都跟城里的正式工工资差不多了。
这活儿好,她喜欢,至少知青们考大学回城之前,她都有一份“正式工作”了。
“那成,”李诗意笑着答应,“那明天开始,你们就来我们家吃饭吧,中午那顿,我给你们做好送地里去。”
因为是秋收,都忙着干活,根本没时间回来吃饭,所以大家都是让家里做好送到地里吃。
既然周恒承诺给她安排个轻松活儿,那送顿饭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众人喝完糖水,事情也敲定,从明天中午开始。
四人都开始和李诗意家搭伙吃饭,众人预交了本月伙食费,就都带着包裹回知青点去了。
第二天一早,村里的大喇叭开始准时叫醒,李诗意揉着惺忪的睡眼起来。
先洗漱干净,又在锅里熬了小米粥,见小米粥差不多好了,就把柴火撤了,将包子蒸在上面,等孩子们醒了就自己盛饭吃。
做完这些,李诗意就匆匆上工去了。
来到晒谷场,今天会开个动员大会,果然基本的社员都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