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如她所想,上次张启年确实是在执行抓捕任务,本来一帆风顺,但敌特太机警,居然逃离了他们的包围圈跑上了大街。
幸好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否则他们全队都得吃处分。
李诗意将手里的碗塞给王桂花。
“桂花婶,是这样的,上次幸好有你们在,我才将抚恤金要回来,我想来谢谢你和队长叔。”
“还有件事儿,这不是我家大妹该读书了嘛,你们家瑶瑶刚好要带一年级,我想把大妹送她班上去行不?”
张启瑶是张启年的亲妹子,因为现在高中毕业后也不能再考大学,就留在了大队小学里任教。
这会秋季开学刚好带一年级,李诗意早就打听好了,所以这才上门提。
这年头老师的水平那可是参差不齐,有的小学老师甚至只有个初中文凭。
而且人品上更是良莠不齐,品性不怎么样的老师多得很。
在农村,没有顶梁柱,很容易被别人看不起。
学校又不可能天天去闹,她怕他们家这个情况,万一送的别人手里大妹受欺负,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找熟人。
就大队长两口子的人品,张启瑶肯定差不到哪去。
王桂花赶紧拦着。
就这么点小事,还送什么东西哟,还是这么一大碗油炸的酥肉!
“这孩子,这说的啥话呢,我们把启山当亲生孩子似的,如今你立起来了也好啊,启山没了,三个孩子可还指望你呢。”
“这点小事回头我跟瑶瑶说一声就行了,东西你带回去吧,听婶子的,虽然得了钱,但还是要省着点花,大手大脚可不兴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诗意才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碗硬是塞进王桂花怀里。
然后趁她没反应过来扭头就跑,边跑边说:“婶子你不收东西我以后可不敢再麻烦你了,正好启年哥回来了,你们添个菜。”
看着李诗意跑远的身影,王桂花摇了摇头笑骂道:“这孩子,死犟死犟的。”
端着碗来到厨房,见儿子在往外盛莲藕炖排骨,忙把儿子赶一边去。
“起开起开,男人家家的上灶台像什么话,都说了叫你赶紧再给小军找个妈,你这臭小子就是不听。老娘我一把年纪了,还得帮你带孩子。”
小军是张启年唯一的儿子,张启年的家属生张小军的时候就难产去世了。
这么多年,张启年没有再娶,孩子也一直是老两口带着。
张启年叹了口气,无奈劝道:“妈,我这职业,娶媳妇不是害别人吗。”
“小军妈去的时候,我都在外执行任务知青,都下葬了,我才回来,您就将心比心,要是瑶瑶嫁到这种人家,你心里怎么想?”
“唉。”
听儿子这么说,王桂花也叹一口气。
心里知道儿子说的没错,可是,真看着儿子形单影只的连个嘘寒问暖的人都没有,她又看不下去。
随即想到李诗意,她又絮絮叨叨:“这小诗是变化真大,以前畏畏缩缩一句大声点的话都不敢说,不显山不露水的,前段时间居然去徐兰花里把抚恤金要过来了。”
“什么抚恤金?抚恤金不该本来就是她们的吗?”张启年好奇问道。
王桂花这才把徐兰花如何领了抚恤金想独吞,最后硬是被李诗意要过去一半的事说了,顺便还将之前跟马招娣打架的事也说了。
张启年仔细听完,一时陷入沉思。
村里的那些流言蜚语,即便他只是偶尔听闻一二,却也知道得不少。
说起李诗意这个人,从前那副模样,怎么瞧都不像是能做出什么伤风败德之事的女子。
任凭这流言如何漫天飞舞,她就那般默默承受着,宛如一个毫无生气的泥人一般,任由他人随意地揉捏搓扁,没有丝毫的脾气。
而他呢?向来都是个行事果决、雷厉风行之人,对于李诗意这种软弱可欺的性子,实在是打心眼里瞧不起。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个一向逆来顺受的李诗意,竟然有一天敢跟村里那两位出了名的泼辣悍妇对上。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俩平日里嚣张跋扈惯了的泼妇竟没能在李诗意手里占到半点儿便宜!
是什么原因才能让一个人突然性情大变?
喜欢我在七零养我妈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七零养我妈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