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策这么痛快便承认轰天雷的制法是别人教他的,忠亲老王爷反而疑惑起来。
这种扬名立万的事,不是应该咬死了是自己的做的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里头一定有事。
“四小子,你别给我胡马吊嘴的,不说实话我把你的镇北王府拆了。”
杨策是来请忠亲老王爷出山,给皇帝选妃的,目的达成,便也不再浪费时间,他说什么只管让他说去。
“您老拆了我的镇北王府,正好,我带着一家老小搬到您府上来住着,吃喝的都是现成的,还能省下不少银子。”
气的忠亲老王爷要打他,杨策笑着行礼告辞而去。
卢景送他到二门上马,回转来,忠亲老王爷问他。
“你说这轰天雷,究竟是不是四小子琢磨出来的?”
卢景熟练跪在他脚边帮他捶脚,不急不慢说话。
“儿子不敢揣测王爷,只是儿子想着,轰天雷这般要紧东西,是谁琢磨出来的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在谁手里。”
“王爷是好人,在他手里,最好。”
忠亲老王爷眯着眼睛似睡非睡,卢景示意下人送来薄被,帮他搭在胸腹间,防止他着凉。
却听到他幽幽叹了口气。
“你是个明白人,眼睛透亮。”
“四小子心思纯正,若能长长久久的扶持陛下,自是天下之福,只是……”
话未说完,又是一声长叹。
卢景不由猜想他长叹的原因。
既然杨策心思纯正,为什么不能“长长久久的扶持陛下”呢?
担心杨策手里的权力越大,心思会发生变化,还是担心皇帝不容杨策?
侍候忠亲老王爷用晚膳时,卢景没忍住还是问了出来。
“我都这把年纪了,担心有什么用。”
忠亲老王爷却不肯给他答案,推开面前碗筷接过毛巾。
“你回去吧,我明日一早要上早朝,就不留你了。”
皇帝年纪不小了,选妃本来无可厚非,由忠亲老王爷提出来,只是顺水推舟的事。
没想到文武百官记乜皇帝以嫔妃之位,与大商贾做生意,解了大雪之灾,让他们没有机会拿捏皇帝索要好处,故意从中作梗。
“陛下,年前您刚纳七位娘娘进宫,如今无一有孕,再行选妃恐怕会引起无端猜测。”
“猜测是小,若在史书上留下好色之名,如何是好?”
说来说去,就是不同意皇帝选妃。
平时这种情况都是杨策唱白脸替皇帝出头,今日他请了忠亲老王爷这位大神出山,自然不需要自己费心,束手站立眼观鼻,鼻观心,等着唱反调的大臣吃瘪。
不出杨策所料,忠亲老王爷可没那么好欺负,抬起先帝御赐的龙头拐杖就要打人。
“你们还有脸说陛下膝下空虚,还不是你们这群废物害的。”
“宫里那几个女子出身低微,自然不配生下长子,所以我才着急请陛下尽快另择高门绣户的贵女,你们自己想不到,还敢反对?”
皇帝和杨策一边一个拉着,龙头拐杖才没有落在那几个大臣头上。
一番吵架、劝解、请罪,大殿上总算安静,也无敢再反对皇帝选妃之事,便交由内务府操办。
忠亲老王爷又说,怕有人从中作梗,需得他挂个名儿督办,但他年老体弱,怕操心不过来,所以还得杨箐和杨策两兄弟从旁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