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羌蹦跶得再厉害都翻不起多大的风浪,值得重视的是,容羌突然蹦跶的欢,是不是听到其他部落打算进犯的风声。
如果国库充实,兵强马壮,管他是不是真的,派出一支大军把西域平推一遍,彰显天朝神威,那些部落自然不敢猖狂。
问题是国库空虚,拿什么打?
皇帝问百官可有良策,一个个都闭口不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嘛,文武百官分成好几个小团体,每个团体都想拿捏皇帝,大事小事都要等他无计可施之时,才肯给点意见,方能显出自己的重要性。
皇帝早就知道百官的心思,奈何君威不振,除了生闷气也拿他们没办法,赌气宣布退朝。
回到御书房连喝两碗茶还是没消气,正想去找杨策吐槽,秋公公进来禀报说,宋南天来了。
皇帝知道宋南天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朝中无人可用,暂时便留着他。
想着叫他进来找茬骂几句出气,命秋公公传他进来。
宋南天叩拜过后,却说他是来为皇帝分忧的。
皇帝且听他能说出个什么来。
“陛下,西域一直以来都是我朝心腹大患,幸得天佑我朝,降下前镇北王护我国祚昌隆。”
皇帝面无表情听说拽了半天文辞,最后总算说到重点。
“现任镇北王定然也如前镇北王一般智勇无双,由他前往边城巡视,定可令西域臣服。”
派杨策巡边,皇帝并不反对,甚至宋南天不提,他也想找个机会派杨策去一趟,树立威信。
但,皇帝觉得宋南天没安好心,一时吃不准该不该答应。
随口打发宋南天回去,微服来找杨策。
“四哥,宋南天提议派你去巡边,震慑西域,你认为此事是否可行?”
“我是担心宋南天对你有什么企图。”
杨策吩咐陈雪凝将皇帝面前的茶撤下去,上一碗银耳羹,皇帝想拒绝,被杨策凉凉盯了一眼,又乖乖屈服了。
杨策这才慢条斯理理了理衣冠,俯身行叩拜大礼。
“臣遵旨。”
“不是……”
“我是和你商量,不是非去不可……”
皇帝跳到地上半跪着扶起杨策,满脸着急解释。
“陛下,替天子巡视边关,是大事,理当行大礼。”
杨策将皇帝推回榻上,没吃完的银耳羹放在他手上,自己也在另一边坐了下来。
“陛下不来,我也打算请旨去一趟边城。”
“西域的春天来得比京城晚,现在雪还没化净,开春后还要忙着放牧,便是要打,最早也要到秋后,暂时倒也不必太当回事。”
“我在京城闷了一年,骨头都锈了,出去骑骑马,看看西域风光,只当是活动筋骨了。”
“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生意,不瞒陛下,天地会缺银子,不多开几条财路,日子不好过呀。”
皇帝开诚布公,杨策也没有藏着掖着。
听杨策分析得头头是道,西域并没有立即进犯的可能,皇帝松了口气,转念不禁又担心起来。